<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藏處的詩詞(1162首)

    741 《滿庭芳·詩禮傳家》 宋·無名氏

    詩禮傳家,不名則利,誰能袖手安常。
    惟君寬厚,無較短論長。
    且自深居簡出,清閑處、管甚炎涼。
    年未老,方逾強仕,家富更平康。

    742 《賀新郎·十月臨皋暮》 宋·無名氏

    十月臨皋暮。
    客從予、黃泥之坂,凜然霜露。
    相與行歌而言曰,月白風清如許。
    念無酒、歸謀諸婦。

    743 《驀山溪·竹籬茆舍》 宋·無名氏

    竹籬茆舍,底是藏春處。
    玉蓓鎖檀心,帶黃昏、輕煙細雨。
    神清骨瑩,端似雪堂仙,臨歲晚,傲寒威,寂寞江村住。
    瓊林閬苑,有信終歸去。

    744 《采桑子·霜風漏泄春消息》 宋·無名氏

    霜風漏泄春消息,折破孤芳。
    野興彷徨。
    姑射神仙觸處藏。
    新妝不假施朱粉,雪月交光。
    欲贈東皇。
    冷淡龍涎點點香。

    745 《六州》 宋·無名氏

    九龍輿。
    記春暮、幸蓬壺。
    瓊囿敞,繡仗趨。
    年華與逝水俱。

    746 《詩一首》 宋·無名氏

    山行似覺鳥聲殊,漸近神仙簡寂居。
    門外長溪容凈足,山腰苦筍耿盤蔬。
    舌松定有藏丹處,大石仍存拜斗馀。
    弟子蒼髯年八十,養生世世授遺書。

    747 《解紅 嗚鶴余音卷一》 宋·無名氏

    洞天深處。
    道非遠,咫尺人難悟。
    浮沉內景。
    須憑匠手工夫。

    748 《西江月 以上六首依托呂洞賓,見道書全集呂》 宋·無名氏

    彼此離于生處,火遭水破驚忙。
    分身各自擬深藏。
    半路再遣蕭郎。
    夫為無衣裹體,妻因水浸衣黃。
    丙丁甲乙有形相。
    剛遣令合陰陽。

    749 《柳塘送春》 宋·無名氏

    殘紅點點送春光,小立芳臺對夕陽。
    鶯語只聞花里面,鷗飛宛在水中央。
    風前綠草無人管,煙外青山底處藏。
    柳幄張天槐幕靜,一川漲起麥云黃。

    750 《錦堂春 此下原有神光燦修行之士一首未注名》 宋·無名氏

    睡魔王。
    百般作害為殃。
    白日間、猶教可,夜更深、無處潛藏。
    惱得人、昏如癡醉,懷修行、輕送無常。

    751 《賀新郎 題西湖官驛水閣 松江府志卷十九,注》 宋·無名氏

    倩來鸞傳語。
    問陸家兄弟翩翩,今歸何處。
    留下文章藏萬壑,時作云煙吞吐。
    謾徙倚、朱蘭凝佇。

    752 《和別駕蕭世范贈玉巖詩四首》 宋·無名氏

    折腰五斗信非天,薦禰徒勞一鶚書。
    淵底縱鱗夸水泳,林間宿鳥樂巢居。
    心隨俯仰緣無慊,身任行藏自有馀。
    試問通衢何處是,圣門無限指南車。

    753 《上平西·這無常》 宋·無名氏

    這無常,兩個字,最難防。
    要來時無處潛藏。
    不論老幼,不管貧富與賢良。
    不管妻子與兒郎。

    754 《師厚云虱古未有詩邀予賦之》 宋·梅堯臣

    貧衣弊易垢,易垢少虱難。
    群處裳帶中,旅升裘領端。
    藏跡詎可索,食血以自安。
    人世猶俯仰,爾生何足觀。

    755 《依韻和酬邵不疑見答》 宋·梅堯臣

    君才若巨賈,既富仍深藏。
    遂兼碌碌貧,共處安可量。
    滔滔大澤陂,渺漫入幽荒。
    徒欲窮端倪,憑高何相望。

    756 《入滿浦》 宋·梅堯臣

    馬頭攙岸斗,燕尾泊船齊。
    風送寒潮急,云藏晚日低。
    逢人多楚語,問客煮吳雞。
    難覓枚皋宅,蒼葭處處迷。

    757 《答陳五進士遺山水枕屏》 宋·梅堯臣

    妙畫能成趣,溪山迥得君。
    漁舟長映浦,巖樹半藏云。
    征雁無時沒,橫橋有處分。
    數峰來枕席,曾不愧移文。

    758 《杜挺之新得知州將出京遺予薪芻豆》 宋·梅堯臣

    魯公馬病不可出,陶令言拙徒扣門。
    舉家食粥焉用怪,但愿漉酒巾常存。
    長安侏儒勝方朔,水邊潭母哀王孫。
    王孫功名立四極,方朔詼談干至尊。

    759 《郊墅雜賦(十六首)》 明·高啟

    路迂橋斷處,門靜犢眠時。
    孤墅藏群柳,諸田灌一陂。
    僮閑春作少,婦懶午炊遲。
    誰道花源好,還令太守知。
    ¤

    760 《吳僧日章講師赴召修蔣山普度佛事既罷東歸送》 明·高啟

    萬人擁坐聽潮音,寶剎曾迂玉駕臨。
    佛法曉敷三藏秘,帝恩春及九原深。
    鐘山坐處花頻雨,練浦歸時樹欲陰。
    擬問楞伽嗟已別,楚江飛錫暮沉沉。
    ¤

    * 關于藏處的詩詞 描寫藏處的詩詞 帶有藏處的詩詞 包含藏處的古詩詞(11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