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葛陂的詩詞(79首)

    21 《句》 宋·王安石

    隱幾先生未忘物,葛陂猶問化龍身。

    22 《贈蹇法師翊之》 宋·秦觀

    天都九經緯,人物如紡績。
    豈無僊圣游,但未見哀識。
    蹇師蜀方士,鬼物充服役。
    朅來長安城,摩挲金銅狄。

    23 《游疏山》 宋·陸游

    我愿匹馬飛騰遍九州,如今苦無騕褭與驊騮。
    葛陂之龍又難致,兀兀安得忘吾愁。
    幸余一事差可喜,云山萬里芒鞋底。
    曳杖行穿幡冢云,試茶手挹香溪水。

    24 《占城棕竹拄杖》 宋·陸游

    參云氣壓葛陂龍,跨海來扶笠澤翁。
    八十尚思行腳在,與君處處現神通。

    25 《食筍》 宋·張耒

    荒林春足雨,新昏迸龍雛。
    鄰叟勤致饋,老人欣付廚。
    朝餐甘飽美,放箸為嗟吁。
    惜取葛陂杖,猶堪代我駒。

    26 《別齊安稅務窗竹二絕》 宋·張耒

    何獨王郎與爾歡,一年慚愧碧瑯玕。
    葛陂一別知何處,見盡人間行路難。

    27 《西窗雜詠三首》 宋·張耒

    穿籬兩竹是龍孫,風葉蕭蕭便有聞。
    卻到葛陂心未已,更將甘雨灑川原。

    28 《暇日步西園感物輒為詩得七篇·斑竹》 宋·張耒

    重瞳陟方時,二妃蓋老人。
    安肯泣路傍,灑淚留叢筠。
    頗疑葛陂化,點點留斑鱗。
    慎勿脫水去,入世多埃塵。

    29 《送麻田吳子野還山》 宋·張耒

    麻田老仙身馭風,萬里一息如飛蓬。
    行窮山川出天外,閱盡世界歸壺中。
    經過賣藥勾漏客,鄉里高年南極翁。
    我亦有心游八極,從公一借葛陂龍。

    30 《和師厚栽竹》 宋·黃庭堅

    大隱在城市,此君真友生。
    根須辰日斸,筍要上番成。
    龍化葛陂去,鳳吹阿閣鳴。
    草荒三徑斷,歲晚見交情。

    31 《次韻子瞻與舒堯文禱雪霧豬泉唱和》 宋·黃庭堅

    老農年饑望人腹,想見四溟森雨足。
    林回投璧負嬰兒,豈聞烹兒翁不哭。
    未論萬戶無炊煙,蛛絲蝸涎經杼軸。
    使君閔雪無肉味,煮餅青蒿下鹽菽。

    32 《姑蘇雜詠 偃松行(在天平山西,舊文正書院》 明·高啟

    龍門西岡魏公祠,祠前有松多古枝。
    長身蜿蜒橫數畝,巨石作枕相撐持。
    春泥半封朽死骨,凍蘚全聚皴生皮。
    無心昂聳上霄漢,偃仰獨向荒山垂。

    33 《送拄杖還僧》 宋·劉克莊

    頭白高僧行腳懶,一枝筇竹久生苔。
    不逢太乙然藜照,時借山翁荷蓧回。
    夜掛多尋蕭寺壁,曉拈恐化葛陂雷。
    還師此物禪須進,曾入詩人手內來。

    34 《守居園池雜題·筼筜谷》 宋·文同

    千輿翠羽蓋,萬錡綠沈槍。
    定有葛陂種,不知何處藏。

    35 《和鄭漢詳送竹筍》 宋·毛滂

    渭川春色到龍孫,漸養侵云百尺根。
    可惜斸來陪脫粟,葛陂留得看騰騫。

    36 《題惟晤師斑竹杖》 宋·強至

    蜀江濯錦含文漪,竹生江岸初綠滋。
    錦波一浸入竹肌,萬洗不落斑在皮。
    又聞淚點灑舜妃,遺跡漸染傳今時。
    搯不受爪滑可持,隱起高節無屈欹。

    37 《題濟勝七物·一拄杖》 宋·陳造

    驚蛇卻犬破莓苔,筇竹隨公幾往回。
    龍化葛陂應未忍,為扶衰病作陳雷。

    38 《竹枕》 宋·馮時行

    無節青瑯玕,葛陂化龍余。
    可以奉君子,不憚捐其軀。
    幽人飽藜莧,總以飫膏腴。
    食罷掩關臥,鼻息溪云敷。
    斗升乞西江,碌碌愧非夫。
    五友平生歡,相從歸故廬。

    39 《謝王粹中惠白鶴山麟川觀斑竹杖并竹輿》 宋·樓鑰

    麟川仙館翠瑯玕,荷子攜來白鶴山。
    未效葛陂龍種化,絕勝湘浦淚痕斑。
    裁為拄杖一尋許,巧作輕輿四尺慳。
    兒子門生俱努力,病夫欲過虎谿還。

    40 《壽藤杖行》 宋·王柏

    君不見奇章嗟削方竹,老杜作詩夸紫玉。
    又不見東坡驚喜鐵鏗然,靈壽曾為漢臣辱。
    我有怪藤幾千歲,老髯乳節雷斧斸。
    古苔蒼蘚封護秘,風刪雨剝枝干禿。

    * 關于葛陂的詩詞 描寫葛陂的詩詞 帶有葛陂的詩詞 包含葛陂的古詩詞(7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