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著底的詩詞(462首)
221
《題異獸圖》 明·歸有光
昔年曾讀《山海經》,所稱怪獸多異名。
仲尼刪書述禹貢,九州無過萬里程。
摶木青羌何以至,伯益所疏疑非真。
西旅底貢召公懼,作書訓戒尤諄諄。
222
《文峰書院次韻》 明·林俊
太平端合老人龍,臥隱城南江上峰。
筆訝草《玄》高起冢,膏因繼晷慣燒松。
花間得句諸兒續,月底吹簫二客從。
閉戶著書秋更晚,隔溪煙樹夕陽重。
225
《快游歌寄汪一甫》 明·馬之駿
醫無山頭角滿耳,十萬健兒密于蟻。
猛氣皆思斫建州,鐵馬嘶風大旗底。
幕府朝開劍如水,上將逡巡護軍靡。
其間側注者誰氏?雄釂高談稱弟子。
226
《金山寺》 明·夢堂噩公
崢嶸兩岸市廛開,愛靜人尋此處來。
水底有天行日月,山中無地著塵埃。
塔擎燈影明云杪,船載鐘聲出浪堆。
自信平生有仙骨,好風吹上妙高臺。
227
《送周練師還龍虎山》 明·潘子安
年來忽憶舊巖扉,即向青天跨鶴歸。
老樹著風驚虎睡,好山和雨作龍飛。
松間夜月封丹灶,花底秋云補練衣。
辟谷有方仙有術,笑人空餓北山薇。
229
《長安秋草篇(小引)》 明·王留
吳市畸人,燕都逐客,南冠寄食,西第傭書。
已傷颯颯三秋,更苦奄奄一病。
繁華耀日,難依桃李之榮;亂葉吟風,空逐梗萍之困。
睹茲衰草,倍觸羈懷。
231
《又和題(一首)》 明·周永年
聽說圖中風物美,但讀長歌已狂喜。
喬木清川數里間,尺幅都收到曲幾。
前有老杜后大蘇,能以詩章當畫史。
二歌三讀轉興懷,少陵眉山相比擬。
232
《東樓》 宋·蘇軾
白發蒼顏自照盆,董生端合是前身。
獨棲高閣多辭客,為著新書未絕麟。
小醉易醒風力軟,安眠無夢雨聲新。
長歌自誷真堪笑,底處人間是所欣。
?柳子厚詩云:長歌返故室,自誷非所欣。
?
237
《東川清絲寄魯冀州戲贈》 宋·蘇軾
鵝溪清絲清如冰,上有千歲交枝藤。
藤生谷底飽風雪,歲晚忽作龍蛇升。
嗟我雖為老侍従,骨寒只愛布與繒。
床頭錦衾未還客,坐覺芒刺在背膺。
238
《愛雪歌》 宋·范成大
平生愛雪如子猷,江湖乘興常泛舟。
長篙斫冰陰火迸,玉板破碎凝不流。
淙琤大響出船底,兩舷戛擊鏘鳴球。
棹夫披蓑舞白鳳,灘子挽繂拖素虯。
* 關于著底的詩詞 描寫著底的詩詞 帶有著底的詩詞 包含著底的古詩詞(46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