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生有約登翠微,天臺雁蕩余當歸。山中鶴翎墮仙氅,秋風贈我逍遙衣。衣作逍遙游,歌酬縹緲句。江帆昨泛東西九,洞府微茫在煙樹。
雨歇蕩余春,天光露太真。茵鋪芳草軟,錦濯爛花新。風觸鶯簧健,煙舒柳帶勻。如何當此景,閑臥度昌辰。
常嫌門外車,驅馳但揚塵。今朝故人來,喜聽聲轔轔。昔別自梁苑,分飛湘吳閩。痛心鳴鏑禍,事往勿復陳。
言登峴椒亭,南望高陽池。習君漢徹侯,種魚千石陂。川光涵翠阜,倒影媚清漪。伊昔典午世,山公已游嬉。子孫安在哉,獨樂寧可期。蕭蕭宰上木,長風蕩余悲。
君住平陽縣,無家不讀書。計偕今已廢,師授未應疏。兵革崩騰后,衣冠喪蕩余。別懷似難寫,吾道竟何如。
身心喜自如,賁趾出無車。官職休停后,田園廢蕩余。寧從若敖餒,不奉子公書。折檻今煙草,朱云氣未舒。
清水見白石,仙人識青童。安陵蓋夫子,十歲與天通。懸河與微言,談論安可窮。能令二千石,撫背驚神聰。
思鄉
破波光如鏡,三翼輕舟。對雨余、重巖疊嶂,何妨影墮清流。望芙蕖、渺然如海,張云錦、掩映汀洲。出水奇姿,凌波艷態,眼看□葉弄新秋。
農民同情
何必游嵩少。屋邊山、松風浩蕩,虎龍吟嘯。舊效楚人悲秋作,晚愛陶詩高妙。發如此、臨流羞照。
奇峰相對接珠庭。乍微晴。又微陰。舍北江東,如蓋自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