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英光的詩詞(1047首)

    541 《游沃洲山》 宋·陳東之

    我本名山人,屢作名山興。
    天臺一住三十年,盡日捫蘿陟云磴。
    上攬四萬八千太之高秋,參差明河兩肩并。
    下瞰三百六十度之朝暾,滅沒飛煙八荒凈。

    542 《挽族子老成》 宋·陳公榮

    邊城將星落,浩蕩煙塵黃。
    我亦在行陣,生死未可量。
    涕滂感永訣,激烈摧肝腸。
    昔爾仗雄劍,志在清八荒。

    543 《挽趙秋曉》 宋·陳師善

    風低健翮偶南翔,收斂紅霓萬丈光。
    江左諸賢慕安石,貞元朝士獨劉郎。
    尚期意氣風云會,竟老英雄潦霧鄉。
    如此典型今已矣,天乎莫詰意茫茫。

    544 《和王教暮春出游》 宋·戴埴

    矯矯雪霜心。
    孤貞受命獨。
    留滯染緇塵,垢面不靧沐。
    背城借一戰,填塹輪前瀆。

    545 《乾道壬辰三月十日同叔衍游諸山用邵公濟大象》 宋·鄧椿

    □山正南隆,翼蔽如壁壘。
    白龍舞蜿蜒,漾漾環一水。
    最勝錦開屏,□秀當前起。
    石崩古有句,寧慮英靈止。

    546 《題巫山瞻華亭》 宋·鄧諫從

    崚贈玉削三千丈,翠潑嵐光冷相向。
    風含太古云氣長,變化溟濛紛萬象。
    陰晴一日肯四時,天籟壑深虛自響。
    神山娟妙擢群參,錦繡鋪張獻奇狀。

    547 《詩呈同院諸公六首》 宋·鄧忠臣

    秋日同文館,朝暉淡淡光。
    聚蚊喧敗帳,飛蝠入雕梁。
    香散青綾被,詩翻古錦囊。
    群居有英彥,晤語興何長。

    548 《考校同文館戲贈子方兼呈文潛》 宋·鄧忠臣

    五年坎壈哀南方,江湖魏闕兩相忘。
    洞蘿巖桂搴孤芳,月潭風渚儔漁郎。
    單閼孟夏草木長,望都樓觀郁蒼蒼。
    誰令焚芰辭楚狂,復來上君白玉堂。

    549 《奉酬》 宋·鄧忠臣

    秋闈深鎖覺愁多,賴有英游玉趾過。
    日望高樓吟楚月,夢隨明月到湘羅。
    南宮曾看揮華藻,西館還來共笑歌。
    六稔飛光如過隙,人生誰奈老催何。

    550 《春集東園賦得翠字》 宋·刁約

    托載東城隅,選勝名園地。
    不問主人來,聊適尋春意。
    簪花照席光,藉草連袍翠。
    煙霏遠樹迷,風獵繁英墜。
    促行瀲滟觴,少駐雍容騎。
    四者信難并,安敢辭沉醉。

    551 《正伏承澤深僉判學士賢友以正生朝寵貺佳篇輒》 宋·度正

    當年霽月正光凝,坐對窗前草吐英。
    已羨同時希潔白,更高異代繼澄清。
    蒲廬有道應知化,花柳無私自應誠。
    世重世輕皆自樂,登壇還與蒞斯盟。

    552 《錢判府國史直講秘書赴鎮南劍》 宋·方逢辰

    番江之峰高插天,番湖之水淵其淵。
    山川鐘作一書簏,胸次洶涌萬斛泉。
    呼來天上佐良史,喚起英雄斧奸魅。
    玉堂萬字云錦章,赤墀一對國士器。

    553 《和鄧慎思初入試院》 宋·耿南仲

    昭回云漢九天橫,冠帶彬彬盡俊英。
    梁國有珠光照乘,趙人懷璧價連城。
    道山邃處分群彥,文律持來考正聲。
    秋晚定知誰入彀,叔通還進魯諸生。

    554 《哀呂東萊》 宋·鞏豐

    嗚呼呂夫子,天姿素颙昂。
    文獻紹家學,刻意稽虞唐。
    看書如月,洞照所未詳。
    云霧養豹質,彝尊瑑龍章。

    555 《石壁》 宋·胡瑗

    李白好溪山,浩蕩旌川游。
    題詩汪氏壁,聲動桃花洲。
    英辭逸無繼,爾來三百秋。
    汪公亦蕃衍,宗支冠南州。

    556 《積善堂詩》 宋·晃沖之

    我家得姓自衛史,文王之照鐘厥美。
    西京御史府大夫,父慈子忠不惜列。
    至今墓上無曲棘,潁川歲時虔廟祀。
    中原喪亂厭風塵,南渡不及渡遼水。

    557 《暖谷詩》 宋·蔣祺

    縣南山水秀且清,天地坯冶陶精英。
    有唐刺史昔行縣,訪尋洞穴為寒亭。
    屈指於今幾百祀,磨崖字字何縱橫。
    相隨棧道倚空險,來者無不毛骨驚。

    558 《文相生日》 宋·金君卿

    圣賢不世出,會合未可知。
    朝廷余百年,天將右重熙。
    經綸須得人,公為生斯時。
    維時秋九月,爽氣橫海涯。

    559 《美文文山劾董宋臣》 宋·開慶太學

    撥轉天網回地紀,中興又自庚申始。
    掃除陰類誰之功,有硬脊梁擔得起。
    鯫生曾作茶嶺詩,已學希夷不愿仕。
    逢人見說太平時,擔書來領西湖水。

    560 《挽趙秋曉》 宋·黎獻

    嶺海英游少,詩書旺氣衰。
    先生今不起,后死竟安歸。
    文曲星何暝,靈光賦又非。
    儒宗真可憾,豈但哭吾私。

    * 關于英光的詩詞 描寫英光的詩詞 帶有英光的詩詞 包含英光的古詩詞(104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