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若而的詩詞(1258首)

    881 《徐涇教授求六一先生贊》 宋·周必大

    我不識公,而哀斯文。
    稷言皋謨,宋艷班香。
    四海所宗,一鄉何有。
    瞻之在前,瞠乎若后。

    882 《廬山五猗》 宋·洪咨夔

    猗若人兮葛布,渡柴桑兮水泠泠。
    稚子髧兩髦兮從而后。
    東家有酒兮,綠參天其蔭柳。
    山風涼兮月瞑,枕白石兮未醒。
    漭無極兮天游,不知乾之為馬兮坤之為牛。

    883 《廬山五猗》 宋·洪咨夔

    猗若人兮草堂,谷簾夕陰兮香爐朝陽。
    表溟以涬以為門兮,架虛空以為屋。
    四海非無友兮,邀白云而同宿。
    風露澹兮我琴,舞玄鶴兮龍吟。
    與太古兮同音,尚靈修兮知心。

    884 《廬山五猗》 宋·洪咨夔

    猗若人兮深衣,萬鍾不為泰兮一簞而遁肥。
    溪之清兮不受淄,月離離兮風披披。
    芙蓉兮涉采,欲淡兮心夷。
    駕言兮何之,羲文兮與歸。

    885 《擬古送莊郎中歸朝二首》 宋·洪咨夔

    西北有高樓,長眺起我思。
    我思非今人,古人莫見之。
    孟軻尊仁義,妾婦秦與儀。
    孔明抱禮樂,鬼蜮操及丕。

    886 《正月二十四日早夢乞聰明於東坡》 宋·洪咨夔

    東來一舸橫天上,御風而行無點浪。
    有人野服帽高檐,宛如赤壁圖中樣。
    舉手疾聲呼先生,為我心孔開聰明。
    輾然一笑若相語,乞得聰明不如魯。

    887 《馬城詩寄趙耤令》 宋·洪咨夔

    馬城去天咫,雨露足芳澤。
    萬菲主園丁,造物乃其客。
    秋能揠而春,紅可幻以白。
    枝葉隨手變,根蔕若為索。

    888 《鎮越堂辭》 宋·洪咨夔

    氣佳哉兮郁蔥,文五色兮虎龍,江胥杵沙為馳道兮,海若斂潮其下風。
    前羲舒而后翳霳兮,軫獵來自東。
    孕泰和兮諸馮,煽炎暉兮沛豐。
    於乎秦望,禹會其宇內之鎮兮詎伊越之雄。

    889 《快活歌二首》 宋·白玉蟾

    誠哉一得即永得。
    大都要藉周天火,十月圣胎方始圓。
    雖結丹頭終耗失,

    890 《秋風變》 宋·白玉蟾

    一從佳人去,念念思杳魂。
    頃刻不離懷,夢寐常溫溫。
    幽人非好色,脂粉何萬群。
    良馬只一鞍,好花只一春。

    891 《西湖大醉走筆百韻》 宋·白玉蟾

    廼先天皇君,萬有七千祀。
    迄彼大庭時,對於葛天氏。
    邈計幾何年,是生余小子。
    上清太極公,造道窮天髓。

    892 《大道歌》 宋·白玉蟾

    烏飛金,兔走玉,三界一粒粟。
    山河大地幾年塵,陰陽顛倒入玄谷。

    893 《和答孫推官久病新起見過》 宋·蔡襄

    去年大暑過京口,唯子見過牛馬走。
    氣溫貌古風骨粹,如入魏國逢軻叟。
    前趨王事難少留,兀若洪鐘未遑扣。
    窮秋忽聞感疾恙,斗蟻入床揚左肘。

    894 《親祀南郊詩》 宋·蔡襄

    天畀元統,赤運開祉。
    圣祖神宗,海域平砥。
    思皇真考,岳封汾祀。
    餌系戎胡,包束戈矢。

    895 《贈勤師》 宋·蔡襄

    勤為浮屠人,形類心不偶。
    獨負山林棲,遠犯風塵走。
    如聞大眾居,乃是賢豪藪。
    專意學文章,韓編不離手。

    896 《過皇甫侍郎》 宋·蔡襄

    丈人幾八十,歲晚益窮經。
    陰陽判九六,天地環丙丁。
    初若發泉穴,漸已澄滄溟。
    所寶非世有,愿充天子庭。

    897 《李山英以疾歸田客有言山英移書石守道者因摭》 宋·蔡襄

    吾友守道氣剛勁,丑邪扶直出天性。
    意高身賤無所發,胸中事事先后併。
    襄嘗畏其大勇果,愿以中直為得正。
    忽聞魯士李山英,移書告之要力行。

    898 《觀物吟》 宋·邵雍

    畫工狀物,經月經年。
    軒鑒照物,立寫于前。
    鑒之為明,猶或未精。
    工出人手,平與不平。

    899 《秋懷三十六首》 宋·邵雍

    甘瓜青如藍,紅桃鮮若血。
    不忍以后拈,而況用齒齧。
    其色已可愛,其味又更絕。
    食此無珍言,哀哉口與舌。

    900 《演繹吟》 宋·邵雍

    何者謂來儀,來儀意不低。
    有身皆衎衎,無物不熙熙。
    一國若一物,四方猶四支。
    巍巍乎堯舜,何得而名之。

    * 關于若而的詩詞 描寫若而的詩詞 帶有若而的詩詞 包含若而的古詩詞(125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