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花身的詩詞(4134首)

    201 《梅花》 宋·張道洽

    凍花無多樹更孤,一溪霜月照清癯。
    終身只友竹君子,雅志絕羞松大夫。
    白玉都拚雕作蕊,黃金不惜捻為須。
    亦知世有春風伴,問萬花中著得無。

    202 《梅花》 宋·張道洽

    才有梅花便不塵,和霜和月為精神。
    風流晉宋之間客,清曠羲皇以上人。
    年后臘前無盡意,水邊要下自然春。
    萬花錦繡東風鬧,難浼悠悠玉雪身。

    203 《梅花》 宋·張道洽

    天下無花白到梅,風前和我不塵埃。
    堎贈鶴骨霜中立,偃蹇龍身雪里來。
    未許瓊花為行輩,定教玉蕊作輿臺。
    夜深立盡扶疏影,一路清溪踏月回。

    204 《蝶戀花·百丈游絲牽別院》 清·莊棫

    百丈游絲牽別院。
    行到門前,忽見韋郎面。
    欲待回身釵乍顫,近前卻喜無人見。
    握手匆匆難久戀。
    還怕人知,但弄團團扇。
    強得分開心暗戰,歸時莫把朱顏變。

    205 《戊申看花詩》 清·余懷

    寺對鐘陵第一峰,娑羅樹下午陰濃。
    此身飄泊鶯花海,踏遍蓬山仗短筇。

    206 《木蘭花慢 征南》 元·張弘范

    混魚龍人海,快一夕,起鯤鵬。
    駕萬里長風,高掀北海,直入南溟。
    生平許身報國,等人閑、生死一毫輕。
    落日旌旗萬馬,秋風鼓角連營。

    207 《次花翁冬日三詩》 宋·杜范

    悠然僧舍一柴扉,淡泊如君眼底稀。
    山澤肯為仙骨瘦,襟懷自得遁身肥。
    有詩盈帙遮空橐,無酒留賓辦典衣。
    一棹稽山風雪里,便應興盡雪中歸。

    208 《和范孫閑行溪西得梅數花韻》 宋·杜知仁

    寒梅我故人,歲必以文會。
    涴墨尚可覆,未知凡幾醉。
    晚乃得此詩,山靈以為最。
    置身風月上,出語色香外。

    209 《和劉后村梅花百詠》 宋·方蒙仲

    凜凜冰清巖壑氣,亭亭玉立廟廊身。
    從前誤把瑤姬比,雌了梅花俗了人。

    210 《聚八仙花歌贈江淮肥遁子》 宋·韓似山

    春皇自厭花多紅,欲得花顏如玉容。
    春皇青女深相得,先教臉似秋霜色。
    乃有雪有供光、星榆獻白,斗量銀漢琉璃濕。
    人間美玉搗作灰,荊山昆山鬼神泣。

    211 《和劉后村梅花絕句》 宋·黃珩

    豐鐘逐散曉云遮,我欲伸冤玉帝家。
    青女一身都是膽,年年隨下月偷花。

    212 《過黃花渡》 宋·姜迪

    回首瀟湘二十春,江南投老未安身。
    如今再過黃花渡,遙想湘山是故人。

    213 《檐卜花》 宋·蔣梅邊

    清凈法身如雪瑩,肯來林下見孤芳。
    樹花六月無炎暑,省爇銅匜幾炷香。

    214 《將至蘭陵道中以遠岫重疊出寒花散漫開為韻》 宋·李處權

    溪行日有趣,便欲老絕澗。
    復懷少陵作,亭午氣始散。
    客子斗身強,尚得加餐飯。
    弟兄杳何許,不及沙頭雁。

    215 《檐卜花》 宋·潘鄭臺

    未說司花刻玉工,已知名與佛相同。
    可憐結了薰風子,依舊身歸色界中。

    216 《錦帶花二首》 宋·楊巽齋

    萬釘簇錦若垂紳,圍住東風穩稱身。
    聞道沈腰易寬減,何妨留與擊青春。

    217 《茉莉花》 宋·葉廷珪

    露花洗出通身白,沈水熏成換骨香。
    近說根苗移上苑,休慚系本出南荒。

    218 《春日花前聽李節箏歌作張王屋黃質山每夸余以》 明·何良俊

    瘦鶴支離病客身,黃鶯嬌小帝城春。
    花前莫遣清尊歇,頭上應添白發新。
    縱飲已忘身外事,當歌且惜眼中人。
    秦淮花月如天上,幾欲乘槎一問津。

    219 《雨花臺觀月》 明·金大車

    高臺上與碧云齊,坐看冰輪出海西。
    吳苑參差雙闕迥,楚天高闊萬峰低。
    燈懸村落昏初見,帆出江煙遠欲迷。
    疑向廣寒歸路晚,滿身風露夜凄凄。

    220 《對花雜慟》 明·王彥泓

    瓊香一片委輕埃,猶憶春時傍砌開。
    腸斷江南陳叔寶,麗華身后卻歸來。

    * 關于花身的詩詞 描寫花身的詩詞 帶有花身的詩詞 包含花身的古詩詞(413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