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花山的詩詞(353首)

    161 《馬益之邀陳子山應奉秦景容縣尹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凱

    吳姬玉手好琵琶,少小聲名到處夸。
    但使主人能愛客,年年來此看江花。

    162 《馬益之邀陳子山應奉秦景容縣尹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凱

    江花紅白最堪憐,莫惜看花費酒錢。
    他時白發三千丈,縱使頻來不少年。

    163 《馬益之邀陳子山應奉秦景容縣尹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凱

    黃家渡西多好春,黃家渡上酒能醇。
    看花吃酒唱歌去,如此風流有幾人。

    164 《馬益之邀陳子山應奉秦景容縣尹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凱

    寒食清明正好春,看花須著少年人。
    少年看花花自喜,白發看花花亦嗔。

    165 《馬益之邀陳子山應奉秦景容縣尹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凱

    松江水碧碧如天,水上行人坐畫船。
    記得吳兒《竹枝》調,為君高唱百花

    166 《馬益之邀陳子山應奉秦景容縣尹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凱

    日日花前金叵羅,百年能得幾經過。
    花開花謝人還老,狂客狂吟莫厭多。

    167 《馬益之邀陳子山應奉秦景容縣尹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凱

    寄語看花江上人,清明時節好來頻。
    清明節后多風雨,風雨顛狂惱殺人。

    168 《山路梅花》 宋·馮山

    傳聞山下數株梅,不免車帷暫一開。
    試向林梢親手折,早知春意逼人來。
    何妨歸路參差見,更遣東風次第吹。
    莫作尋常花蕊看,江南音信隔年回。

    169 《鉅庭道兄以廬山花徑景白亭冊屬題,勉成二絕》 近代·張元濟

    桃花開處紛無數,一遇詩人便不同。
    千載風流白太傅,長留名跡在山中。
    古今名勝幾沉,片碣深深掩綠苔。
    不有幽人勤拄杖,誰能荒徑辟于萊。

    170 《黃山雜詠·桃花峰》 宋·鄧宗度

    劉阮辭世塵,桃花誰復主。
    無計殢春風,一夜零紅雨。

    171 《見山樓下植梅百本九月見花》 宋·董居誼

    手種寒梅度一春,主人指日是行人。
    孤根奈久不忘舊,疎蕊逢秋已獻新。
    堪笑世情何恁薄,不知花意卻相親。
    年年記取栽培力,為送幽香入夢頻。

    172 《柏山僧房賞花》 宋·董天吉

    云房閟孤賞,幽花杳誰攀。
    春風不掩私,吹芬滿禪關。
    欣抃披沉寂,覓此芳菲顏。
    亭亭紫錦蓋,濟濟玉筍斑。

    173 《武林山十詠·蓮花峰》 宋·梅詢

    巨石如芙蕖,天然匪雕飾。
    盤礴峰頂邊,嬋娟秋江側。
    涉川試誰探,作礪當自惜。
    坐與榮落同,正心未嘗易。

    174 《桃花坑山》 宋·釋鑒

    地僻人居少,林深路轉迷。
    桃花流水細,不異武陵溪。

    175 《落花呈王如山監簿》 宋·翁森

    落地飛花錦作堆,休言落后不如開。
    愛渠不逐波流去,自在陰崖覆綠苔。

    176 《和王公覿賞海云山茶合江梅花》 宋·徐彥孚

    萬蕊山茶傍臘開,一番春信入江梅。
    追游共按黃金轡,縱賞還傾白玉杯。
    濃艷迎風香斷續,疏枝橫月影徘徊。
    隼旟不負登臨興,更約攜朋載酒來。

    177 《山茶花》 宋·徐月溪

    山花又晚出,舊不聞圖經。
    花深嫌少態,曾入蘇公評。
    邇來亦變怪,紛然著名稱。
    黃香開最早,與菊為輩朋。

    178 《題可山梅花巖》 宋·張煒

    高人深欲買山居,常辦栽梅養鶴圖。
    喜有名園鄰水月,不妨清夢憶江湖。
    羲之坦腹應相愛,和靖掀髯足自娛。
    旦夕杖藜須踐約,錦囊先束付奚奴。

    179 《余常過一山鄰老而嗜花紅紫映戶弄孫負日使不》 明·陳繼儒

    有個小扉松下開,堂前蔬藥繞畦栽。
    老翁抱孫不抱甕,剛欲灌花山雨來。

    180 《題錢山水仙花》 明·顧辰

    宴罷瑤池曙色涼,凌波仙子試新妝。
    金盤露積珠襦重,玉佩風生翠帶長。
    萬里弱流通閬苑,一簾疏雨隔瀟湘。
    歲寒林下花時節,只許梅花壓眾芳。

    * 關于花山的詩詞 描寫花山的詩詞 帶有花山的詩詞 包含花山的古詩詞(35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