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良名的詩詞(1070首)

    861 《和丙午衡州鹿鳴宴詩》 宋·廖行之

    丹詔飛來萬國春,掄才美意屬賢臣。
    幾年志氣風云壯,一旦聲名日月新。
    好把良籌裨負扆,莫貪香餌墮垂綸。
    來年上國風光好,喜帖西馳沸路塵。

    862 《李參政挽詩》 宋·虞儔

    廊廟推良弼,屏藩紀吏師。
    三孤崇恤典,公座有佳兒。
    風節蕭長倩,詩篇杜拾遺。
    倏騎箕尾去,名共列星垂。

    863 《林正甫與子中春并命為御史正甫按刑浙東道別》 宋·虞儔

    烏臺當日選名流,僉謂君才與我優。
    公議略伸君便去,上恩未報我寧留。
    自憐秦緩難為疾,豈意良霄尚有蕕。
    況是親年當喜懼,欲將歸計問扁舟。

    864 《呈陸嚴州五首》 宋·趙蕃

    一代文翰主,百年風月懷。
    于今則所獨,視古良與偕。
    試評云霧窗,孰與山水齋。
    況我方與嚴,身沈名不埋。

    865 《呈王侍郎昆仲二首》 宋·趙蕃

    往未瞻烏府,先曾涉杏壇。
    予詩厪和答,貽教異暄寒。
    名位元相絕,知聞共駭觀。
    干霄峙松柏,流水會波瀾。

    866 《答審知見貽》 宋·趙蕃

    昔我墮極南,去茲千萬山。
    見面夫豈易,附書良亦難。
    官今聽之歸,連日乃獲語。
    洗蘇塵埃懷,如久旱得雨。

    867 《訪梅仙宅》 宋·趙蕃

    山林豈真遁,江海詎忘君。
    乘傳既良已,變名誠有云。
    遺風故凜凜,異教莫紛紛。
    尚有十年臭,千年寧廢薰。

    868 《呈嚴黎二師并寄韓季蕭》 宋·趙蕃

    名者世公器,丈也寧取虛。
    我聞曾嚴黎,蓋自入學初。
    每繙東萊集,出門思稅車。
    一見良不易,寒暑三十余。

    869 《席上奉呈教授歐陽丈時并餞戴兄故其中及之》 宋·趙蕃

    良由姿不敏,所以須朋友。
    朋友多得人,不忍相瑕垢。
    萬安初經過,渝水重邂逅。
    君今分教來,我政官曹守。

    870 《夜坐懷子肅子儀》 宋·趙蕃

    寒燈耿書窗,槁葉鳴竹屋。
    懷人在咫尺,令我嘆幽獨。
    難兄如大蘇,令弟優小陸。
    未容待明光,端合校天祿。

    871 《謁文叔于松谷》 宋·趙蕃

    雞鳴戒柴車,月落到林寺。
    先生方睡美,童子驚客至。
    晨霜粲屋瓦,初日照平地。
    雖非贊公宿,似是超師誼。

    872 《王彥博徐審知頻來問疾口占示之》 宋·趙蕃

    秋來瘧鬼不銷亡,令我兼旬病在床。
    治藥頻成問良苦,易衣終日屢炎涼。
    但添特色色增悲壯,那有功名憶慨慷。
    多謝故人來問疾,幾回宵度石為梁。

    873 《畢叔文攜坡帖及與季真給事倡酬詩卷見訪于邢》 宋·趙蕃

    精金美玉當難朽,白衣蒼狗終何有。
    胡為徑欲老東坡,應坐生時宿南斗。
    何時斯文日再中,共推元佑超群公。
    袞衣已易深衣古,醴酒寧思客酒濃。

    874 《屢遺公擇書且寄以詩皆未得報成父弟書云公擇》 宋·趙蕃

    與君相從不知樂,別去懸知頓牢落。
    一旬兩詩三附書,底事來音向人邈。
    知君去住良關意,養節忍窮非失計。
    如君豈得終布衣,會有高名耀斯世。

    875 《虎丘》 宋·葉適

    虎丘之名歲二千,虎丘之丘何渺然。
    眾山爭高隱日月,笑此拳石埋平田。
    雖然培塿疑異物,劃開陰崖十丈懸。
    冢中有恨索遺劍,亭上無語傳枯禪。

    876 《題椿桂堂》 宋·葉適

    九官八士古之良,靈椿丹桂后騰芳。
    馮公詩意雖短陋,閭里傳誦終難忘。
    君家同生五兄弟,短檠伴夜東方啟。
    黃旗兩記張慶闈,紵袍三號趨文陛。

    877 《陳伯明建讀書堂於內戰都巖蓋縉縉云最勝特處》 宋·葉適

    東萊龍川師道起,一時話言猶在耳。
    我輩勤苦常刳心,后生懶惰自迷已。
    聞君相取黃帝鄉,石簡中間穩上梁。
    搜翹索楚尋舊學,關雎師摯聲洋洋。

    878 《齊云樓》 宋·葉適

    天下雄諸侯,蘇州數一二。
    都會自昔稱,陪京今也貴。
    奕奕撰重樓,岧岧立平地。
    虛景混空蒼,囂聲收遠肆。

    879 《潘別駕寄牡丹歌次韻》 宋·汪莘

    別駕寄我新時章,賞花須賞花中王。
    我誦此詩欲大叫,山川靈氣未始亡。
    憶昔少年健如虎,兩腳不住尋奇芳。
    何曾著眼看桃李,天臺洞口呼劉郎。

    880 《后溪先生劉閣學挽章三首》 宋·曹彥約

    早際龍光渥,中更貝錦傷。
    升沈關運數,變故識忠良。
    天定當持國,時來倚干方。
    至今羊叔子,名繞峴山傍。

    * 關于良名的詩詞 描寫良名的詩詞 帶有良名的詩詞 包含良名的古詩詞(107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