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舒卷的詩詞(661首)

    101 《嘉州守宅舊無後圃因農事之隙為種花筑亭觀甫》 宋·陸游

    吾州山水西州冠,正欠雄樓并杰觀。
    奇峰秀嶺待彈壓,明月清風須判斷。
    三峨舊不到郡齋,創為詩人供幾案。
    煙云舒卷水墨圖,草木清紅錦繡段。

    102 《碧落堂曉望荷山》 宋·楊萬里

    荷山非不高,城里自不見。
    一登碧落堂,山色正對面。
    如人臥平地,躍起立天半。
    指揮出伏兵,萬騎橫隔岸。

    103 《題長沙鍾仲山判院岫云舒卷樓》 宋·楊萬里

    天柱峰尖半點云,散為獄麓橘洲春。
    盡供詩客揮毫里,怪底春空態度新。
    入夜云來宿兩窗,明朝云去照三湘。
    也知遠岫無心出,解后為霖亦不妨。

    104 《翰林權直罷歸和朱約山韻》 宋·文天祥

    閑云舒卷無聲畫,醉石敲推一色棋。
    試問掛瓢棲碧洞,何如襆被臥彤闈。
    夢中芳草還成路,別后黃花又是時。
    羞殺今年堂上燕,片心寄與雁南飛。

    105 《太博同年葉兄紓以詩及建茶為貺家有蜀箋二軸》 宋·司馬光

    西來萬里浣花箋,舒卷云霞照手鮮。
    書笥久藏無可稱,愿投詩客助新編。

    106 《登封龐國博年三十八自云欲棄官隱嵩山作吏隱》 宋·司馬光

    懋德負長才,全牛不足剸。
    纏為百里宰,驥足殊未展。
    齒發方盛強,趣尚已高遠。
    結庵睋二室,志欲巢絕巘。
    賢人心如云,無跡有舒卷
    不須驚俗目,舊犖乃求顯。
    既知吏可隱,何必遺軒冕。

    107 《和沈書記同訪林處士》 宋·范仲淹

    山中宰相下崖扃,靜接游人笑傲行。
    碧嶂淺深驕晚翠,白云舒卷看春晴。
    煙潭共愛魚方樂,樵爨誰欺雁不鳴。
    莫道隱君同德少,樽前長揖圣賢清。

    108 《念奴嬌·今年秋早》 宋·無名氏

    今年秋早,似常年、人世光陰如電。
    君看老仙風度別,綠發芳瞳長健。
    細數平生,三千功行,一一修持遍。
    通明殿上,鈞天張樂高燕。

    109 《釣臺題壁》 宋·無名氏

    生涯千頃水云寬,舒卷乾坤一釣竿。
    夢里偶然伸雙腳,渠知天子是何官。

    110 《仙跡巖題詩二十三首·云根石》 宋·無名氏

    一片輪囷跡嚴存,無心出岫瑞騰坤。
    不隨風雨輕舒卷,觸石凝然正性根。

    111 《寄獻鄜州行軍司馬宋侍郎》 宋·王禹偁

    鉅賢如木鐸,一振聲蓋代。
    丈人文曲星,譴謫落下界。
    辭源發昆侖,意盡若到海。
    昔在神德朝,少秀負文彩。

    112 《云》 宋·劉克莊

    農家望汝卜年豐,似絮如峰陟不同。
    縱有濃陰工閣雨,略無定態喜隨風。
    往來與月為仇敵,舒卷和天盡蔽蒙。
    安得竦身騰汗漫,叫開閶闔掃長空。

    113 《慶老需云溪詩》 宋·劉克莊

    虛空自在由舒卷,巖穴何曾礙往回。
    只向旁山依水住,莫教行雨出溪來。

    114 《題諸葛繡香園》 宋·白玉蟾

    碧桃枝上東風轉,一點陽和開柳眼。
    何人收拾羅浮香,藏在此園天不管。
    每歲東君召勾芒,玉壺淡淡晴煙暖。
    佳人有恨嫌花遲,王孫不來空草偃。

    115 《天開畫樓圖》 宋·白玉蟾

    層檐疊巘入蒼冥,千山萬山相送迎。
    晴云一抹收未了,溪尾更濯余霞明。
    化工朝暮費點染,丹青變態隨深淺。
    憑欄展空千里眼,卻愁此軸難舒卷

    116 《小車吟》 宋·邵雍

    有客無知,唯知有家。
    有家能歸,其歸非遐。
    靈臺瑩靜,天壤披葩。
    書用大筆,出乘小車。

    117 《登女幾》 宋·邵雍

    予看山多矣,未嘗逢此奇。
    巨崖如格虎,險石若張旗。
    云意閑舒卷,巖形屢改移。
    丹青難狀處,四面盡如斯。

    118 《和毛國鎮白云莊五詠 眺遠臺》 宋·蘇轍

    山似高人長遠人,不登高處見無因。
    筑臺土石無多子,照眼峰巒得許新。
    陣馬奔騰時絕遠,風濤舒卷忽無垠。
    白云自是逃名處,猶恐此中藏隱淪。

    119 《盧鴻草堂圖》 宋·蘇轍

    昔為大室游,盧巖在東麓。
    直上登封壇,一夜繭生足。
    徑歸不復往,巒壑空在目。
    安知有十志,舒卷不盈幅。

    120 《盧鴻草堂圖》 宋·蘇轍

    昔為太室游,盧巖在東麓。
    直上登封壇,上夜繭生足。
    徑歸不復往,巒壑空在目。
    安知有十志,舒卷不盈幅。

    * 關于舒卷的詩詞 描寫舒卷的詩詞 帶有舒卷的詩詞 包含舒卷的古詩詞(66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