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自簪的詩詞(731首)
701
《再用前韻》 宋·郭印
我生垂四十,兩鬢抽素發。
聲色不掛眼,豈羨凌波襪。
唯有學道心,了不見超越。
何由插羽翰,往造金門謁。
704
《張持道生辰二首》 宋·郭印
西南英譽滿簪紳,安富尊榮孰儗倫。
世上種成無限果,人間贏得自由身。
手提日月超千劫,心隘乾坤等一塵。
塵笑盈庭爭祝頌,兒童猶復詠松椿。
705
《調李教授》 宋·李復
君不見屈平放逐南辭楚,憔悴行吟并江浦。
一聞鼓枻笑獨醒,搔首低回愧漁父。
又不見淵明鼓澤投簪纓,退隱衡門依五柳。
凝塵滿匣不鳴弦,頭上接{上四下離}親漉酒。
707
《謁隱士段庭》 宋·李復
人生何多謀,常甘饑寒侵。
裘完甑有炊,于世澹無心。
筑室清澗曲,窈窕幽徑深。
閉門長松下,歲無車馬音。
708
《感嘆二首》 宋·李覯
得志萬罪消,失志百丑生。
誰云王路寬,枯槁不敢行。
出言到口角,縮舌悔恨并。
自省由苦此,況乃{上山下蟲}{上山下蟲}氓。
故知當今賢,未有非簪纓。
711
《黃待制病中以詩寄之》 宋·釋寶曇
故山馀地亦嶙峋,中有掖垣梧十尋。
自是萬金醫國少,人皆三事望公深。
茂陵多病書成帙,季子來歸雪滿簪。
試與共觀天下士,彌縫一世果何心。
712
《為王師宣子壽》 宋·釋寶曇
風入床琴帝夢闌,蓬萊為輟老仙官。
袖曾有縛於菟手,頭不須簪獬豸冠。
桃李無言民自樂,冰霜折指吏應寒。
西京人物如南渡,更躐三王一等看。
714
《緣識》 宋·宋太宗
大道常恭謹,明靈不降威。
少言知有信,多事自招非。
年壽看松柏,冠簪短布衣。
我心忙也樂,清凈得同歸。
717
《弦歌堂》 宋·王洋
曹務日以渾,令君心自清。
散彼愁歡氣,化作難愉聲。
歡愉何所寄,寄此弦歌鳴。
歌如珠累累,弦以桐鏗鏗。
718
《和尹少稷上元》 宋·王洋
故人飄泊少相逢,喜向云間得士龍。
少日功名鵬萬里,長年風月酒千鐘。
已知吟思才難敵,自嘆簪皤發已童。
聞說玉池蓮十丈,相期摘實上高峰。
720
《與鄭侍郎》 宋·王洋
還卻天官尺一書,清時有味保懸車。
公年尚壯云何蚤,古道誰言今不如。
南部主開新榜麗,西清人說舊游疏。
半簪白發無拘束,不用黃精自掃除。
* 關于自簪的詩詞 描寫自簪的詩詞 帶有自簪的詩詞 包含自簪的古詩詞(73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