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自己人的詩詞(657首)

    181 《搗練子 華州王待詔乞詞》 元·馬鈺

    王待詔,善傳神。
    日常心意在他人。
    便都忘,自己身。
    如省覺,出迷津。
    逍遙坦蕩哩*。
    樂清閑,得悟真。

    182 《聲聲慢·韶光迅速》 元·侯善淵

    韶光迅速,似蟻循環。
    往復不斷相連。
    過了一歲,不覺又早一年。
    忽然無常限到,向前程、著是推延。

    183 《己酉生日敬次靖節先生掇挽歌辭三首》 宋·葉茵

    放浪宇宙間,世事笑局促。
    骎骎影中人,不受時采錄。
    奄然長夜歸,赍志空山木。
    昔日堂上歡,今夕堂下哭。
    哭之欲其生,予亦不自覺。
    天道元無私,紛紛徒寵辱。
    素心惟坡仙,一死萬事足。

    184 《和葉碧峰韻》 宋·王镃

    心視功名一羽輕,能吟好句出天生。
    要磨自己功夫到,肯學前人步武行。
    紙上煙云才欲掃,毫端風雨已先驚。
    學詩恰似求仙術,待得成時徹骨清。

    185 《次韻謝夏自然見寄四首》 宋·方回

    通經聞大道,余事始為詩。
    初或無人識,終須有己知。
    真能深造否,孰謂晚成遲。
    小袖朱弦手,何憂乏子期。

    186 《自訟》 宋·李復

    前善后隨非,失于任私意。
    短長莫可欺,明者未免蔽。
    改過心每憚,責人夫何易。
    蕓苗舍己田,無獲亦蹈厲。

    187 《圓覺圖贊》 宋·釋如凈

    一隊豬狗漢,圍繞業識幢。
    只管要說傍人罪過,不知敗缺自己賊贓。
    {困木換力},太平無象打一椎,驚破虛空閃電飛。

    188 《偈頌一百零四首》 宋·釋紹曇

    三度拂蒿枝,秦時{左車右度}轢鑽。
    拶得星飛,結得弓弦斷。
    用盡自己心,瞎卻他人眼。
    千里玄樞錯踏翻,神駒十影無羈絆。
    業風吹上浮竇峰前,點一杯茶向伊道。
    且緩緩。

    189 《容大師水陸升座說偈》 宋·釋心月

    末山一境不露頂,直下全超五障身。
    佛國無邊皆自己,臺山大會付何人。
    苾蒭草碧枝枝秀,菡萏花紅葉葉新。
    外祖深恩只者是,一菴和氣暖於春。

    190 《加頌蜀僧雪頌》 宋·釋印肅

    行人到此宜回首,此物元來處處有。
    除非自己肯承當,方信境緣無限丑。

    191 《十二時歌》 宋·釋印肅

    食時辰,金牛作舞笑忻忻。
    漆桶漆桶吃來□,參方誰識老婆心。
    佛祖意,只如今,且無自己及他人。
    雪峰指作一面鏡,輪劫獼猴佩苦辛。

    192 《十二時歌》 宋·釋印肅

    夜半子,萬事無心誰到此。
    一毛頭上了遍圓,永劫不遭邪魅使。
    升高臺,撾大鼓,努目搖頭如老虎。
    豬羊咬盡更傷人,自己不真長劫苦。

    193 《頌古一百則》 宋·釋正覺

    作賊心,過人膽,歷歷縱橫對機感。
    保福云門也垂鼻欺唇,翠巖長慶也修眉映眼。
    杜禪和,有何限,剛道意句一齊劃。
    埋沒自己也飲氣吞聲,帶累先宗也面墻檐版。

    194 《偈傾一百六十九首》 宋·釋智朋

    秋氣澄清,秋空如鏡。
    萬籟沉寂,明月一輪。
    盡大地人徹曉競觀,不知昧卻自己光明。

    195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196 《離騷》 先秦·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高中文言文楚辭寫人愛國勵志憂國憂民

    197 《歸去來兮辭·并序》 魏晉·陶淵明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
    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
    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
    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抒情向往歸隱田園

    198 《原毀》 唐·韓愈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
    重以周,故不怠;輕以約,故人樂為善。
    聞古之人有舜者,其為人也,仁義人也。
    求其所以為舜者,責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

    古文觀止敘事寓理

    199 《治安疏》 明·海瑞

    戶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謹奏;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職,求萬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萬物之主也。
    惟其為天下臣民萬物之主,責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將有所不稱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無不備,而以其責寄臣工,使之盡言焉。

    奏疏

    200 《太上感應篇》 宋·李昌齡

    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宗教勸善

    * 關于自己人的詩詞 描寫自己人的詩詞 帶有自己人的詩詞 包含自己人的古詩詞(6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