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自傳衣的詩詞(567首)

    21 《送犢鼻褌與任敦夫》 宋·李新

    任翁何為窮,一性共癖左。
    不妄取芥粒,甘似西山餓。
    短褐結郭絲,犢鼻詎穿絲破。
    當時北阮貧,矯枉幾太過。

    22 《何子應金華書院寄題》 宋·張嵲

    平生子何子,自贊如柳州。
    昨緣功名迕,悮落西南陬。
    借宅備三徑,讀書窮九丘。
    身與蒼梧閑,心同湘水悠。

    23 《讀醫士王立方瘦老子傳求歌賦此》 明·謝常

    瘦老子,吳門生,雙瞳碧焰骨有棱,形臞力弱須杖行。
    草堂臥病留不得,聲名早動金門客。
    走書遠至闔閭城,起躡芒屨強匍匐。
    春風放舟東海邊,相知喜遇王侯賢。

    24 《游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 宋·王撝

    嵯峨武夷山,中有梁棟姿。
    鳳凰鳴高崗,隱見視其時。
    孰若阿房宮,下容五丈旗。
    孰奏簫韶樂,和聲召來儀。

    25 《題天衣寺》 宋·袁說友

    稽山道上多名跡,萬頃湖光襯山色。
    云蒸霧集累千年,屈指風流幾人物。
    平生佳處身曾經,賴此泉石供余齡。
    愛山何惜買山費,明珠不博娉與婷。

    26 《謝自然詩》 唐·韓愈

    果州南充縣,寒女謝自然。
    童騃無所識,但聞有神仙。
    輕生學其術,乃在金泉山。
    繁華榮慕絕,父母慈愛捐。

    27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寄獻尚書》 唐·李商隱

    下客依蓮幕,明公念竹林。
    縱然膺使命,何以奉徽音。
    投刺雖傷晚,酬恩豈在今。
    迎來新瑣闥,從到碧瑤岑。

    28 《自尤》 宋·蘇洵

    五月之旦茲何辰,有女強死無由伸。
    嗟予為父亦不武,使汝孤冢埋冤魂。
    死生壽夭固無定,我豈以此輒怨人。
    當時此事最驚眾,行道聞者皆醉辛。

    29 《峽山寺(傳奇所記孫恪袁氏事,即此寺,至今》 宋·蘇軾

    天開清遠峽,地轉凝碧灣。
    我行無遲速,攝衣步孱顏。
    山僧本幽獨,乞食況未還。
    云碓水自舂,松門風為關。

    30 《寄盧儼員外秋衣詞》 唐·于鵠

    寄遠空以心,心誠亦難知。
    篋中有秋帛,裁作遠客衣。
    縫制雖女功,盡度手自持。
    容貌常目中,長短不復疑。

    31 《寄盧儼員外秋衣詞》 唐·于鵠

    寄遠空以心,心誠亦難知。
    篋中有秋帛,裁作遠客衣。
    縫制雖女功,盡度手自持。
    容貌常目中,長短不復疑。

    32 《自崔鎮至濟州人情風俗可嘆三十韻》 元·王冕

    天闕星河近,關山道路長。
    斷云依野樹,歸鳥傍斜陽。
    吊古添惆悵,傷時重慨慷。
    艱難衣帶緩,辛苦□毛蒼。

    33 《京兆安汾叟赴辟臨洮幕府南舒李君自畫陽關圖》 宋·張舜民

    古人送行贈以言,李君送人兼以畫。
    自寫陽關萬里情,奉送安西從辟者。
    澄心古紙白如銀,筆墨輕清意蕭灑。
    短亭離筵列歌舞,亭亭諠諠簇車馬。

    34 《淳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 宋·留夢炎

    天地蕃庶草,美惡極蕕薰。
    古來誰覽察,離騷清楚氛。
    著作大雅姿,書傳挾香蕓。
    蠹簡不煩碎,豕牙貴能豶。

    35 《寄崔二十六立之》 唐·韓愈

    西城員外丞,心跡兩屈奇。
    往歲戰詞賦,不將勢力隨。
    下驢入省門,左右驚紛披。
    傲兀坐試席,深叢見孤羆。

    36 《寄崔二十六立之》 唐·韓愈

    西城員外丞,心跡兩屈奇。
    往歲戰詞賦,不將勢力隨。
    下驢入省門,左右驚紛披。
    傲兀坐試席,深叢見孤羆。

    37 《魯望讀襄陽耆舊傳見贈五百言過褒庸材靡有稱是…次韻》 唐·皮日休

    漢水碧于天,南荊廓然秀。
    廬羅遵古俗,鄢郢迷昔囿。
    幽奇無得狀,巉絕不能究。
    興替忽矣新,山川悄然舊。

    38 《魯望讀襄陽耆舊傳見贈五百言過褒庸材靡有稱是…次韻》 唐·皮日休

    漢水碧于天,南荊廓然秀。
    廬羅遵古俗,鄢郢迷昔囿。
    幽奇無得狀,巉絕不能究。
    興替忽矣新,山川悄然舊。

    39 《自詠》 宋·蔡淵

    屈指摳衣四十年,自憐須鬢已皤然。
    久知軒冕應無分,但覺西山若有緣。
    下學功夫慚未到,先天事業敢輕傳。
    祗今已飽煙霞疾,更乞清溪著釣船。

    40 《豆粥》 宋·蘇軾

    君不見滹沱流澌車折軸,公孫倉皇奉豆粥。
    濕薪破灶自燎衣,饑寒頓解劉文叔。
    又不見金谷敲冰草木春,帳下烹煎皆美人。
    萍齏豆粥不傳法,咄嗟而辦石季倫。

    * 關于自傳衣的詩詞 描寫自傳衣的詩詞 帶有自傳衣的詩詞 包含自傳衣的古詩詞(56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