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腳底的詩詞(252首)

    21 《清平樂·蜂房蟻戶》 元·劉敏中

    蜂房蟻戶。
    總是容身處。
    腳底東西南北路。
    萬古人行人住。
    出家何必離家。
    求仙不用餐霞。
    但得花開酒美,老夫歡喜逾涯。

    22 《茶庵觀茶》 宋·陳煥

    腳底晴雷殷殷過,浮山四面布干戈。
    槍旗不染陰山血,留與人間戰睡魔。

    23 《含鄱嶺》 近代·周鐘岳

    含鄱嶺上一亭孤,腳底云層似海鋪。
    濃霧漸低山漸出,林間一扯漾晴湖。

    24 《華蓋山》 宋·鄧犀如

    日沈露下不勝寒,絕頂江南第一山。
    腳底云平疑可步,身邊月近似容攀。
    諸天合在虛無際,清磬應聞縹緲間。
    秋拚今宵不成寐,遇風高處著仙班。

    25 《遇昱嶺》 宋·方恬

    直上最高頭,無人獨少留。
    萬山皆在下,千里入雙眸。
    馬傍松邊立,云從腳底浮。
    倚天一長嘯,紅日滿滄洲。

    26 《穿山月巖》 宋·胡仲威

    石磴崎嵌□□□,坐來心跡自雙清。
    不知渾沌何年鑒,便有嬋娟一鏡膽。
    周穆馬蹄何寂寞,謝公屐齒□□□。
    □然欲御長風□,□□煙云腳底生。

    27 《乙丑仲冬自甯遠來游陽華》 宋·李長庚

    沿崖渡水六七里,劃見幽巖畫屏倚。
    卻躡長虹信步行,下瞰淺清皆腳底
    漫郎泉石之董狐,妙語品題良不誣。
    千巖萬壑果何似,吾家九疑真不如。

    28 《五峰瀑布》 宋·倪思

    行行窮盡深林外,碧瓦鱗差依翠麓。
    峰巒左右相回環,萬葉霜丹間晴綠。
    忽聞雷霆腳底聲,聲撼乾關隱坤軸。
    雙龍躍出兩崖間,倒瀉銀河作飛瀑。

    29 《頌古二十一首》 宋·釋鼎需

    {左咸右鳥}{左咸右鳥}鳥,守空池。
    魚從腳底過,{左咸右鳥}{左咸右鳥}總不知。

    30 《己未秋登城北樓》 宋·翁泳

    腳底江南第一州,臺城北上小淹留。
    難忘故國千年恨,不盡長江萬古流。
    目斷中原誰擊楫,秋來多雨獨登樓。
    舉頭忽見長安日,一醉能消太白愁。

    31 《詩一首》 宋·住山僧

    方丈前頭掛草鞋,流行坎止任安排。
    老僧腳底從來闊,未必枯髏就此理。

    32 《棲云樓晏坐效寒山偈(六首·滁仆陽太撲官舍》 明·殷邁

    丈夫自堂堂,腳底有玄路。
    撒手便歸家,何曾移寸步。

    33 《和陶東方有一士》 宋·蘇軾

    瓶居本近危,甑墜不知完。
    夢求亡楚弓,笑解適越冠。
    忽然返自照,識我本來顏。
    歸路在腳底,殽潼失重關。

    34 《歸來二首兒子創小樓以安老首》 宋·戴復古

    破屋不可住,如何著老身。
    喜于喬木下,見此小樓新。
    山好如佳客,吾歸作主人。
    摩挲雙腳底,無復踏紅塵。

    35 《甲辰除夜吟》 宋·范成大

    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三椽臥衰疾。
    旁人揶揄還嘆咨,問我如何度四時?
    我言平生老行李,蓐食趁程中夜起。
    當時想像閉門閑,弱水迢迢三萬里。

    36 《冷泉亭放水》 宋·范成大

    古苔危磴著枯藜,腳底翻濤洶欲飛。
    九陌倦游那有此,從教驚雪濺塵衣。

    37 《西樓獨上》 宋·范成大

    竹日駐微暑,松風生早秋。
    閑尋來處路,獨倚靜中樓。
    老景驅雙轂,鄉習挽萬牛。
    相隨木上坐,腳底亦云浮。

    38 《自育王過天童,松林三十里》 宋·范成大

    竹輿窈窕入蕭森,逗雨梳風冷客襟。
    翠錦屠蘇三十里,不知腳底白云深。

    39 《登邛州譙門門三重其西偏有神仙張四郎畫像張》 宋·陸游

    浮云在腳底,千里在眼邊。
    攀躋忽至此,倚柱眩欲顛。
    車馬細如螘,紛紛衢路間。
    嗟汝何為者,馳驅窮歲年。

    40 《嘉川舖遇小雨景物尤奇》 宋·陸游

    一春客路厭風埃,小雨山行亦樂哉!危棧巧依青嶂出,飛花并下綠巖來。
    面前云氣翔孤鳳,腳底江聲轉疾雷。
    堪笑書生輕性命,每逢險處更徘徊。

    * 關于腳底的詩詞 描寫腳底的詩詞 帶有腳底的詩詞 包含腳底的古詩詞(25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