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腳力的詩詞(309首)

    41 《泛舟武夷九曲溪至六曲或云灘急難上遂回》 宋·陸游

    暮年腳力倦躋攀,借得扁舟臥看山。
    怪怪奇奇何所似,綠蘿溪入下牢關。

    42 《醉後莊門望西南諸山》 宋·陸游

    身是咸陽舊酒徒,龍鍾猶復泥村酤。
    百年略似夢長短,一醉且隨家有無。
    登覽未應慚腳力,功名正爾嘆頭顱。
    夕陽又憑闌干立,誰畫三山岸幘圖?

    43 《初晴野步》 宋·陸游

    入市路三叉,緣山港半斜。
    疏籬帶殘雪,幽竇瀉湍沙。
    好鳥晴相語,芳蘭暖欲芽。
    病余無腳力,隨處憩人家。

    44 《同劉季游登天柱岡四首》 宋·楊萬里

    偶然乘興上孱顏,若待偷閑何日閑。
    腳力到時皆我有,不須更問是誰山。

    45 《益公新作三層百尺新樓,署日圍山觀,賀以唐》 宋·楊萬里

    崖谷求仙底有仙,金梯上去即仙源。
    山川第一江西景,風月無邊相國園。
    十倍黃樓況黃閣,千尋青筆是青原。
    寫成腳力猶強句,燈火笙歌特地村。

    46 《登清心閣》 宋·楊萬里

    若遭好月喚登樓,腳力雖慵不自由。
    上得金梯一回首,冰輪已過樹梢頭。

    47 《題劉朝英進齊》 宋·楊萬里

    燈火三更雨,詩書一古琴。
    惟愁腳力軟,未必圣門深。
    莫笑云端樹,初如澗底針。
    不應將一第,用破半生心。

    48 《雨霽看東園桃李,行溪上,進退格》 宋·楊萬里

    藥里關心正腹煩,強排孤悶到東園。
    行穿一一三三徑,來往紅紅白白間。
    繞樹仰看渾不見,隔溪回望不勝繁。
    村村桃李家家柳,腳力酸時坐看山。

    49 《題廬阜官廳壁》 宋·張耒

    平生山水興,今夜宿東林。
    落日樓殿影,西風鐘梵音。
    云橫山閣迥,雨過虎溪深。
    腳力猶堪在,他年當重尋。

    50 《幽窅》 元·王冕

    幽窅無人跡,虛空見遠天。
    雪深山氣伏,崖斷樹根懸。
    烏鳥翻身入,狐貍放膽眠。
    老夫多腳力,更欲上層巔。

    51 《莫登樓》 宋·梅堯臣

    莫登樓,腳力雖健勞雙眸,下見紛紛馬與牛。
    馬矜鞍轡牛服輈,露臺歌吹聲不休。

    52 《九日》 宋·劉克莊

    起瞻宇宙尚陰霾,杖策籬東一散懷。
    發少可堪烏帽落,樽空凝望白衣來。
    插萸兄弟悲終鮮,把菊先生喚不回。
    猶倚欄桿搔雪鬢,老無腳力更登臺。

    53 《溪庵十首》 宋·劉克莊

    漲水侵門堂跳蛙,偶來常是到昏鴉。
    宛如逆旅主人舍,誰訪毗耶居士家。
    煨芋不嫌牛糞火,供茶就用鹿銜花。
    老來腳力全非昔,且可龕中坐結跏。

    54 《蝶庵一首》 宋·劉克莊

    萬里求師腳力頑,可憐無藥駐童顏。
    游梁曾在鄒枚右,反魯安能季孟間。
    但見堆金守郿塢,未聞全璧出函關。
    堯如天大逃焉往,莫費巢由自買山。

    55 《壬子九日與群從子侄登烏石山用樊川韻》 宋·劉克莊

    垂髫登巘捷于飛,歲晚重來腳力微。
    壹死壹生群從少,某丘某水幾人歸。
    即今秉燭游清夜,自古無繩擊夕暉。
    莫憶宮門謝時服,海圖尚可補寒衣。

    56 《挽潘柄》 宋·劉克莊

    復齋之客潘夫子,生死相從未忍分。
    薛守頗曾參道潔,志完何可欠承君。
    魯生邀飲猶同去,龐嫂來呼已不聞。
    菆舍一卮真永訣,老無腳力拜翁墳。

    57 《題佛書六言一首》 宋·劉克莊

    圓隨如一百八,大知識五十三。
    旋學梵音朗誦,老無腳力遍參。

    58 《造侄寄人面毛竹杖四》 宋·曾幾

    麥秋氣清和,槐夏日陰翳。
    塊然守蓬蒿,何以破昏滯。
    肩輿卒輩乏,徒步腳力費。
    出門即林丘,散策空夢寐。

    59 《鄧州西軒書事十首》 宋·陳與義

    小儒避賊南征日,皇帝行天第一春。
    走到鄧州無腳力,桃花初動雨留人。

    60 《春日早起》 宋·周必大

    樓上云山逐望來,樓前花木及時開。
    老夫腳力猶強在,不記登臨日幾回。

    * 關于腳力的詩詞 描寫腳力的詩詞 帶有腳力的詩詞 包含腳力的古詩詞(30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