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力倦時呼小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腳力倦時呼小艇”全詩
碧湖空。
滿汀風。
回首一川,銀浪飐孤篷。
且駕兩椽煙雨里,憑曲檻,浥空濛。
閑移拄杖上晴峰。
莫匆匆。
伴冥鴻。
笑指家山,萍葉藕花中。
腳力倦時呼小艇,歸棹穩,月朦朧。
分類: 江城子
作者簡介(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人,南宋政治家、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1144年)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宋光宗御極,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宋寧宗登基,賜謚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彌遠貴,追封越王,改謚忠定,配享孝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江城子》史浩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城子》是宋代詩人史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片帆初落甬勾東。
碧湖空,滿汀風。
回首一川,銀浪飐孤篷。
且駕兩椽煙雨里,
憑曲檻,浥空濛。
閑移拄杖上晴峰。
莫匆匆,伴冥鴻。
笑指家山,萍葉藕花中。
腳力倦時呼小艇,
歸棹穩,月朦朧。
詩意:
《江城子》描繪了一幅江城景色的畫面,通過詩人的筆觸展現了江城的美麗和寧靜。詩中以江城為背景,描繪了一位詩人乘船行游江湖的情景,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自然景色的欣賞。詩人以自然景色為媒介,抒發了對家園的眷戀和對逝去時光的追憶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江城為背景,描繪了江湖之旅的美景和詩人的心情。詩詞開篇以片帆初落時的景象為引子,營造出寧靜的氛圍。接著描述了碧湖空曠、汀上微風的景色,讓讀者感受到江城的寧靜和美麗。詩人回首一望,江水泛起銀色的波浪,孤篷在江面上徐徐飄蕩,景色如畫。詩人坐在船上,穿越煙雨彌漫的江湖,感受著江城的氣息。他靠在曲檻上,感受著雨霧的滋潤和江城的風情。他輕松地拄著拐杖,向晴峰上走去,與遷徙的鴻雁相伴。他笑著指著家鄉山川的方向,看著漂浮在水面上的萍葉和盛開的藕花。當他的腳步疲倦時,他呼喚小船,穩穩地駛向歸途,月色朦朧。
整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色為主線,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韻味悠長的詞句,展現了江城的美麗和詩人的情感。通過與自然景色的交融,詩人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自然的熱愛,詩中透露出一種淡泊、寧靜的境界。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寫和優美的語言,給人以美好的意境和情感的共鳴。
“腳力倦時呼小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chéng zǐ
江城子
piàn fān chū luò yǒng gōu dōng.
片帆初落甬勾東。
bì hú kōng.
碧湖空。
mǎn tīng fēng.
滿汀風。
huí shǒu yī chuān, yín làng zhǎn gū péng.
回首一川,銀浪飐孤篷。
qiě jià liǎng chuán yān yǔ lǐ, píng qū kǎn, yì kōng méng.
且駕兩椽煙雨里,憑曲檻,浥空濛。
xián yí zhǔ zhàng shàng qíng fēng.
閑移拄杖上晴峰。
mò cōng cōng.
莫匆匆。
bàn míng hóng.
伴冥鴻。
xiào zhǐ jiā shān, píng yè ǒu huā zhōng.
笑指家山,萍葉藕花中。
jiǎo lì juàn shí hū xiǎo tǐng, guī zhào wěn, yuè méng lóng.
腳力倦時呼小艇,歸棹穩,月朦朧。
“腳力倦時呼小艇”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