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耳身的詩詞(787首)

    681 《游岳麓寺三首》 宋·張嵲

    平生耳里湘西寺,此日真成叩梵宮。
    地闢晉朝多勝概,人師支遁有高風。
    身游大士毗耶境,目盡湘東返照中。
    佳處未能頻駐屣,此行尋勝亦匆匆。

    682 《入峽》 宋·張嵲

    天秋萬象靜,云橫亂峰起。
    已下微王山,入峽自茲始。
    驚湍於此盡,安流澹如砥。
    兩山郁嵯峨,壁立相對峙。

    683 《上二溪山》 宋·張嵲

    積雨連日夜,敢謂今旦晴。
    綠彩泛林端,愛此朝景明。
    晨炊肅徒馭,結束方上征。
    千巖屹穹隆,萬壑臨崢嶸。

    684 《益睡》 宋·章甫

    主人欣然腰十圍,一官會計同游嬉。
    開軒環坐只圖史,錦囊富有驚人詩。
    邇來萬事不掛口,世情盡付鼻中吼。
    便腹無妨弟子嘲,著鞭未落少陵后。

    685 《韓子師尚書致仕》 宋·張镃

    丈夫出處無兩岐,強自分別兒童癡。
    鹿門龐老不愿仕,名與諸葛爭驅馳。
    天子從臣豈易得,履聲已至黃金墀。
    堂堂文譽動宸極,奕世長策歸論思。

    686 《簡虞子建》 宋·張镃

    虞君借屋王城里,閉門端從窮經史。
    游謁俱非射利徒,名公往往為如已。
    年來清貧漸到骨,造命由天常自委。
    屬客雖慳北海樽,出街尚矜東郭履。

    687 《以道學諭鳳口有感詩寫物記事備極詞情不容繼》 宋·張镃

    人間盛衰理甚明,勢去有如湯沃冰。
    聽言一事足嘆惋,恐君亦復傷中情。
    行都赫奕名王第,列屋珠璣多秀慧。
    主翁五十二本兵,寵冠諸家當盛世。

    688 《七月望煙波觀對月》 宋·張镃

    我生好奇觀比論,流水古木期終身。
    卜居城隅易得趣,窗戶日與青山親。
    出門陂湖舊湮涸,連歲乃爾成奫淪。
    結亭據要雖屢賞,物景向厭非清真。

    689 《次伯量贈別詩韻》 宋·裘萬頃

    我生既駑下,且復寡見聞。
    時時警其愚,姻黨賴有君。
    自慚將且疲,不足張此軍。
    君乃不我棄,歡然與同群。

    690 《雅去鵲來篇》 宋·劉宰

    昨日雅鳴繞庭樹,道上行人色驚懼。
    試呼行者問如何,身為戶長催殘稅。
    稅殘自昔稱難理,三年尤非四年比。
    加之逐保有逃戶,每一申明官長怒。

    691 《松江道中》 宋·劉宰

    久作松江夢,重來泛短蓬。
    淡云飛急云,枯葉戰狂風。
    煙末三家市,波心一釣翁。
    鴟夷身計耳,吳越等成空。

    692 《荊渚書懷》 宋·趙汝鐩

    明鏡明於月,白發白於雪。
    月照雪轉添,使人心斷絕。
    連年事行役,曾不須臾歇。
    陟岡腳雙繭,凌湖舟一葉。

    693 《泛洞庭》 宋·趙汝鐩

    解維武陵岸,江肥雨新止。
    兼程趨洞庭,勢疾建瓴比。
    銀光吞上下,莫辨天與水。
    我乃航其間,滉瀁藉一葦。

    694 《和譚學士見寄》 宋·劉黻

    大道久磔裂,啾啾夸毗子。
    彷佛皮毛鮮,孰探古人髓。
    我亦坐茲疾,默闃照非是。
    束身云瘴鄉,凡論悉掩耳。

    695 《半云庵》 宋·林景熙

    天地等蘧廬,結廬復何事。
    一間亦寄耳,況乃寄所寄,我身正似云,於此適相值。
    買鄰不用錢,平分有余地。

    696 《孤山》 宋·林景熙

    回首咸平夢,清風自滿湖。
    乾坤一士隱,身世此山孤。
    鶴去空秋影,梅開尚舊株。
    耳孫今白發,持酒酹寒蕪。

    697 《游九鎖山·翠蛟亭》 宋·林景熙

    百雷斗我前,八溟覆我后,誰哉擘巨崖,縱此翠蛟走。
    又疑蜀川下,萬騎赴峽口。
    憑闌神為搖,清寒逼兩肘。

    698 《送沈孝廉讀書天屏山》 明·張羽

    秋空雨洗千芙蓉,霜樹繞谷攢青紅。
    嗟我欲游不可得,子往畢業茲山中。
    念子出身自紈綺,秀如青松茁蒿蓬。
    十年奔走鎩毛翮,黃金散盡家已空。

    699 《文成死》 明·李東陽

    文成封,五利封,神仙只在東海東。
    文成死,五利死,天下神仙皆妄耳。
    漢家武皇帝者英,昔何懵矣今何明。
    君不見百年身,萬年計,前秦皇,后唐帝。

    700 《題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筆長句》 明·李東陽

    浙江之東縣新昌,乃在千巖萬壑之中央。
    側身重足恐無路,五步一澗十步岡。
    君家茅堂此卜筑,白石叢抱青璟勣。
    西接林薄南通塘,低者出地高出墻。

    * 關于耳身的詩詞 描寫耳身的詩詞 帶有耳身的詩詞 包含耳身的古詩詞(78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