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而今路的詩詞(406首)

    361 《明發康郎山下,亭午過湖入港,小泊棠陰砦·》 宋·楊萬里

    大江日東流,我坐自向西。
    亦復拜新月,不為學蛾眉。
    恭惟月生處,下臨故園池。
    青松一萬株,牡丹三千枝。

    362 《八盜》 宋·張耒

    挾弓持矛八人者,暮出永寧循白馬。
    袁村飲酒呼主翁,主翁倉皇問以弓。
    朝飯南山民獻彘,主人贈刀其姓李。
    道逢兩夫捕鷹隼,脅之以威使從己。

    363 《有感》 元·王冕

    江南有古客,布衣狂而愚。
    區區許何為?竊比莘野夫。
    養素體良貴,順適無覬覦。
    宵旰覿黎民,戢戢愁釜魚。

    364 《紀德陳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二首》 宋·歐陽修

    事國一心勤以瘁,還家五福壽而康。
    風波已出憑忠信,松◇難凋耐雪霜。
    昔日青衫遇知己,今來白首再升堂。
    里門每入從千騎,賓主俱榮道路光。

    365 《懷嵩樓晚飲示徐無黨無逸》 宋·歐陽修

    滁山不通車,滁水不載舟。
    舟車路所窮,嗟誰肯來游。
    念非吾在此,二子來何求。
    不見忽三年,見之忘百憂。

    366 《訪陜郊魏疏處士》 宋·范仲淹

    賢哉先處士,天書召不起。
    云夫嗣孤風,復為隱君子。
    有石礪其齒,有泉洗其耳。
    下瞰紅塵路,榮利無窮已。

    367 《令狐秘丞守彭州》 宋·梅堯臣

    前時草草別,渺漫二十年。
    從宦各所適,非為道路偏。
    今始一相遇,言愧少壯前。
    子有萬里翮,尚不飛云煙。

    368 《依韻和丁元珍寄張圣民及序》 宋·梅堯臣

    平生天下友,常以道義求。
    良朋既我遘,沒齒無怨尤。
    向來六七輩,非可取次儔。
    議論吐肝膽,慷慨從竄投。

    369 《不見陽城驛》 宋·王禹偁

    不見陽城驛,空吟昔人詩。
    誰改避賢郵,唱首元微之。
    微之謫江陵,顦悴為判司。
    路宿商山驛,一夕見嗟咨。

    370 《自和徐潭二首》 宋·劉克莊

    從今快活安斯寢,那復辛勤陟彼岡。
    萬而路曾雙不借,四天下只一禪床。
    寬如馬驛名方丈,劣似雞棲即客房。
    自唱山歌樵牧和,底須論著學班揚。

    371 《斸葛行》 宋·洪咨夔

    晨雞未號霜塞涂,前村后村遞招呼。
    長镵短篝采葛去,冰滿髯鬢風無襦。
    頻年米賤置不問,高藤稠葉青扶疏。
    但聞酒渴欲吞海,一片兩片甘於酥。

    372 《會亭遇資政孫公赴闕公致仕已七年時召歸將有》 宋·蔡襄

    志節雖落落,不能無謗毀。
    壯年自雄豪,末路遽顛委。
    眾口方叢嘈,即欲置之死。
    公嘗為大臣,沈冤不辯理。

    373 《李山英以疾歸田客有言山英移書石守道者因摭》 宋·蔡襄

    吾友守道氣剛勁,丑邪扶直出天性。
    意高身賤無所發,胸中事事先后併。
    襄嘗畏其大勇果,愿以中直為得正。
    忽聞魯士李山英,移書告之要力行。

    374 《近世飲者尊尚苦味有感成詩》 宋·李呂

    悠悠古先酒,麴蘗化為醴。
    適口固匪他,詩人詠其旨。
    岐黃作本草,甘辛味所紀。
    惟清香滑辣,四事世云爾。

    375 《悲淮南》 宋·劉過

    淮民窮到骨,忍復搥其肌。
    不知鐵錢禁,作俑者為誰。
    行商斷來路,清野多流離。
    主人日邊來,四牡驅以馳。

    376 《贈周宗道六十四韻》 明·劉基

    天弓撥其弦,平地躍虎狼。
    腥風扇九澤,濁霧干太陽。
    瑣瑣蚊與虻,亦沸如蜩螗。
    帝閽隔蓬萊,弱水不可航。

    377 《為啟初門和尚題山水圖》 明·劉基

    天下名山隨處有,畫圖流傳亦良久。
    祗園道人展橫幅,觀者稱夸同一口。
    蒼梧九疑高插天,卷而懷之不盈手。
    巨靈驚呼盤古怒,地軸坱圠昆侖剖。

    378 《湘竹有題》 明·楊基

    朝行湘竹下,暮宿湘竹中。
    云情與雨態,萬變俄不同。
    密密深翳日,疏疏細含風。
    新梢露裊裊,老節煙蒙蒙。

    379 《送裴光世赴舉》 宋·強至

    光世出門頭懶回,身將西去犯斗魁。
    風云自系鵬鵠健,里道正為驊騮開。
    憶初鄉賦選主司,數州側腦聽外臺。
    一朝吾鄉騰薦口,姓名喜得丁與裴,

    380 《題蔡生竹里茅檐似野航》 宋·胡寅

    誅茅自結林中屋,林密先刪百竿竹。
    南山獻狀漏南亭,北路行歌喧北曲。
    誰知江海蔡中郎,歲晚棲棲泊嶺陽。
    未有凈名方丈室,小齋聊寄錦江航。

    * 關于而今路的詩詞 描寫而今路的詩詞 帶有而今路的詩詞 包含而今路的古詩詞(40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