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老夫身的詩詞(572首)

    481 《雪中次韻答劉提舉》 元·王冕

    朔風撼天云黮黮,雪花恰似楊花糝。
    憑高無以辨青紅,四海九州同一覽。
    枯腸頗怪酒力薄,勁氣著人寒慘慘。
    痿痹不覺手足強,爭戰俄驚牙齒喊。

    482 《寄贈致仕劉都官》 宋·司馬光

    是郎年示至,辭祿一何高。
    目瑩棲靈氣,眉疏出秀豪。
    胸中自有樂,身外盡徒勞。
    回首紅塵地,紛紛笑我曹。

    483 《送張伯常同年移居郢州》 宋·司馬光

    楚江折逶迤,楚山碧參差。
    王炊稻粒長,縷切魚腴肥。
    羨君盡室行,飄然無所羈。
    伐筆營茅茨,種橘為藩籬。

    484 《送李汝臣同年謫官導江主簿》 宋·司馬光

    得喪互循環,古今昧終始。
    百歲落其間,僅與毫芒似。
    所以達人心,身外不復紀。
    愁來若亂絲,疏解當以理。

    485 《答圣俞白鸚鵡雜言》 宋·歐陽修

    憶昨滁山之人贈我玉兔子,粵明年春玉兔死。
    日陽晝出月夜明,世言兔子望月生。
    謂此瑩然而白者,譬夫水之為雪而為冰,皆得一陰凝結之純精。

    486 《解官後答韓魏公見寄》 宋·歐陽修

    報國勤勞已蔑聞,終身榮遇最無倫。
    老為南畝一夫去,猶是東宮二品臣。
    侍從籍通清切禁,笑歌行作太平民。
    欲知念舊君恩厚,二者難兼始兩人。

    487 《鳴鳩》 宋·歐陽修

    天將陰,鳴鳩逐婦鳴中林,鳩婦怒啼無好音。
    天雨止,鳩呼婦歸鳴且喜,婦不亟歸呼不已。

    488 《新春有感寄常夷甫》 宋·歐陽修

    余生本羇孤,自少已非壯。
    今而老且病,何用苦惆悵。
    誤蒙三圣知,貪得過其量。
    恩私未知報,心志已凋喪。

    489 《寄贈林逋處士》 宋·范仲淹

    唐虞重逸人,束帛降何頻。
    風俗因君厚,文章至老淳。
    玉田耕小隱,金闕夢高真。
    罷釣輪生蠹,慵冠鑒積塵。

    490 《和楊遂賀雨》 宋·王禹偁

    我罷內庭職,出臨永陽民。
    永陽民雖庶,未免多饑貧。
    富之既無術,齪齪為謹身。
    可堪今夏旱,如燎復如焚。

    491 《次韻黃景文投贈三首》 宋·劉克莊

    記聞荒落語詹諄,慚愧吾儕肯問津。
    未必夜深埋雪者,得如春暮舞雩人。
    師揚執戟玄猶白,學衛夫人字逼真。
    跳出{左囪右頁}門殊未得,堪憐老卻苦吟身。

    492 《題龍眠十八尊者》 宋·劉克莊

    嘗聞天臺境,肉身往無從。
    仁夫示此圖,恍惚游其中。
    應真一一若舊識,或踞怪石臨飛淙。
    山鬼投牒何敬恭,天女問法尤豐茸。

    493 《朔齋竹溪盛稱鑒臺李君談天小詩戲贈》 宋·劉克莊

    品題經二紫薇公,攜袖中詩訪老農。
    遠祖似曾為藏史,前身莫便是淳風。
    自憐槁木灰生意,絕怕菱花照丑容。
    但愿海鄉魚稻熟,耄夫不復問窮通。

    494 《題趙與{左亻右炙火換言}贄卷》 宋·劉克莊

    身已明農老一丘,屢空何以答珍投。
    新腔高處古樂府,警句當家小倚樓。
    此筆生花尤組麗,彼風吹籜漫輕浮。
    從前作者皆勤苦,螢雪功夫更講求。

    495 《贈崇安劉相士》 宋·劉克莊

    向來種花地,曾與五夫鄰。
    有客我同姓,見君如故人。
    赤身窮至骨,碧眼妙通神。
    且問兩元老,何時定秉鈞。

    496 《寄洪與權》 宋·王令

    與權江南來,適自滿門會。
    初無合我志,財以客面待。
    時時相釣探,稍稍互酬對。
    根源豁披張,扃鐍失分解。

    497 《原蝗》 宋·王令

    蝗生於野誰所為,秋一母死遺百兒。
    埋藏地下不腐爛,疑有鬼黨相收持。
    寒禽冬饑啄地食,拾掇谷種無余遺。
    吻惟掠卵不加破,意似留與人為饑。

    498 《上聱隅先生》 宋·王令

    夫子儒門杰,心誠行亦醇。
    玉金精粹美,椒桂性芬辛。
    一入隨邦計,咸期利國賓。
    生民待儒效,天意屬人倫。

    499 《武崗太守羅挽辭二首》 宋·周必大

    富貴由身致,廉勤守自然。
    常珍惟脫粟,老伴只殘編。
    天已償高壽,人猶望百年。
    千車會葬者,誰間大夫賢。

    500 《丫頭巖》 宋·白玉蟾

    君不見武夷九曲溪之東,三峰號為玉女峰。
    當時嫁與大王峰,至今櫛雨而梳風。
    又不見廬山三疊江之湄,大姑小姑凡兩磯。
    小姑聘與彭郎磯,至今波眼而浪眉。

    * 關于老夫身的詩詞 描寫老夫身的詩詞 帶有老夫身的詩詞 包含老夫身的古詩詞(57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