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綿天的詩詞(809首)
381
《題沈知丞園》 宋·壺弢
曲徑芳塘百畝園,更無煩暑礙風煙。
留春庭院花如錦,迎月樓臺柳舞綿。
鄴架插書金屋底,秦箏度曲綠衣前。
主人宴罷歸來晚,銀燭高燒月午天。
382
《五更枕上》 宋·黃虛舟
睡覺愁無奈,難禁冬夜長。
才聽曉鐘動,又是世人忙。
入市船撐月,朝天馬踏霜。
布衾綿杲軟,切莫笑尋常。
383
《白云寺》 宋·黃義貞
巘云寶剎誦瑤編,屋上靈云每見連。
知是蒼穹相表異,卻教瑞氣日纏綿。
絪緼像護清虛界,潔白光涵兜率天。
老我欲過金子{上奧下山},細探靈跡恨無緣。
384
《寒食》 宋·蔣夢炎
不暖不寒寒食天,小橋楊柳未飛綿。
三分春色一分在,十日晴無兩日全。
桐角喚回前嶂曉,子規啼破隔江煙。
麻裙素髻誰家女,哭向墦間送紙錢。
385
《苦雨初霽》 宋·李覯
積陰為患恐沈綿,革去方驚造化權。
天放舊光還日月,地將濃秀與山川。
泥途漸少車聲活,林薄初乾果味全。
寄語殘云好知足,莫依河漢更油然。
387
《壽傅憲》 宋·李商叟
籍甚何陽地,江山秀色連。
家聲自巖野,帝夢協臺躔。
彝鼎功鐫勒,衣冠喜接聯。
相門當出相,賢父又生賢。
388
《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 宋·連庠
大江西來繞重城,憂如來花匹練縈。
左山右阜若開避,曾是峴首當頭橫。
江湍沖山山不動,滔滔雪浪東南傾。
潰然巨勢壓漢境,萬楚不得專雄名。
389
《青樓怨》 宋·劉渙
錦樓花霧飄綠塵,芙蓉屏深凝淺春。
微酣著人嬌欲睡,彩云載夢隔湘水。
雙螺小娃催理妝,粉綿拂拭鸞鏡光。
濃黛掃眉桂葉長,涼露濯手薔薇香。
390
《涪州十韻》 宋·馬提干
地據襟喉重,城依雉堞堅。
東漸鄰楚分,南望帶夷邊。
舟楫三川會,封疆五郡連。
人煙繁峽內,風物冠江前。
391
《何仙姑祠》 宋·梅蟠
昔聞謝自然,今祠何女仙。
昌黎久不作,奇事相留傳。
當其始生時,紫云光燭天。
煉服云母丹,紅玉飛瓊煙。
392
《古詩》 宋·龐謙孺
處身乾坤中,適意乃其常。
貧賤亦天然,尤怨徒自傷。
平生曲命薄,守已豈不良。
量分稍過差,神理翻百殃。
393
《題萬壑風煙亭百韻》 宋·彭郁
風在不周山空闕,底事問煙訪兩浙。
煙生廬阜香爐峰,孰使隨風至吳越。
風乎與煙相得外,還有風雷千雨雪。
煙兮與風相好余,仍有煙波及霞月。
394
《春日田園雜興》 宋·憑澄
編蘭春思倩吟鞭,著面和風軟似綿。
黃犢鳥犍秧過候,雄蜂雌蝶菜花天。
把鑰健婦踏煙壟,抱甕丈人分野泉。
忙事蘭心在何處,流鶯不聽聽啼鵑。
395
《偈頌一百零一首》 宋·釋慧性
方挹新春,又迎朱夏。
山不為高,水下為下。
梅雨連綿,虛空貼卦。
浸爛石鳥龜,黃梅添話欛。
鳥牙峰頂浪滔天,犀牛扇子增高價。
396
《偈頌十首》 宋·釋曇密
連綿雨不晴,谷子多損失。
二麥未入泥,憂心常惕惕。
來歲不饑荒,未敢相委悉。
啟告梵天帝釋天玉皇大帝天,且放日頭出。
397
《過古夾寨城》 宋·孫沖
宋氏英聲振,并門意氣揚。
兩雄爭裂土,百戰競圖王。
揣敵惟虞晉,躭頤已噬唐。
大河分背面,上黨扼咽吭。
398
《越問·篇引》 宋·孫因
典午氏之盛時兮,余鼻祖曰子荊。
謀樂郊以隱居兮,颺潄石之清名。
有聞孫曰承公兮,嘗令鄞與余姚。
愛會稽之山水兮,爰徙家於茲城。
400
《東湖》 宋·王云
三月前頭二月天,湖亭雄絕富韶妍。
石形卓砌虎蹲岸,檣影浸波龍臥淵。
向日鮮明花曝錦,隨風零亂柳飛綿。
春來此地堪行樂,誰共賞心張雅筵。
* 關于綿天的詩詞 描寫綿天的詩詞 帶有綿天的詩詞 包含綿天的古詩詞(8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