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簪事的詩詞(597首)

    541 《送魏倅》 宋·王炎

    俗士不聞道,利欲熏其心。
    陽浮外酬酢,中有機阱深。
    宛陵有君子,殊不同今人。
    矯矯鹓鷺姿,入俗不受塵。

    542 《送王監丞之歷陽》 唐·徐鉉

    嘆息曾游處,江邊故郡城。
    表襟空皓首,往事似前生。
    綠綬君重綰,華簪我尚榮。
    年衰俱近道,莫話別離情。

    543 《水龍吟 次前韻二首》 元·許有壬

    此身就健宜閑,莫教七十才休致。
    招讒賈怨,聲名*赫,文章雄麗。
    三紀紅塵,一簪華發,消磨豪氣。
    有清泉白石,實聞吾語,吾衰矣、毋多事。

    544 《水龍吟 次前韻二首》 元·許有壬

    此身就健宜閑,莫教七十才休致。
    招讒賈怨,聲名*赫,文章雄麗。
    三紀紅塵,一簪華發,消磨豪氣。
    有清泉白石,實聞吾語,吾衰矣、毋多事。

    545 《水龍吟 甲申七月二十六日,偕王居仁仲武小》 元·許有壬

    洹堂半月三來,小庭日見添佳致。
    蒼稂疏瘦,黃葵高潔,玉簪清麗。
    林影波光,新晴景物,嫩涼天氣。
    對溪山如此,田園歸去,除詩酒、渾無事。

    546 《水龍吟 甲申七月二十六日,偕王居仁仲武小》 元·許有壬

    洹堂半月三來,小庭日見添佳致。
    蒼稂疏瘦,黃葵高潔,玉簪清麗。
    林影波光,新晴景物,嫩涼天氣。
    對溪山如此,田園歸去,除詩酒、渾無事。

    547 《摸魚子 甲辰季秋,與夏頤貞同在吳門,屢有》 元·邵亨貞

    人羅仲達以節物為具,同席數人,意頗歡適。
    乙巳九日,在九山之東泗水上,酒蘭散步,夕陽依依,風在望,興懷往事,不能無述,未知明年又在何處。
    駒隙如馳,行樂能幾,所謂難逢開口唉也記年時、滿城風雨,姑蘇臺下重九。
    客樓已辦登臨屐,曾為好山回首。

    548 《摸魚子 甲辰季秋,與夏頤貞同在吳門,屢有》 元·邵亨貞

    人羅仲達以節物為具,同席數人,意頗歡適。
    乙巳九日,在九山之東泗水上,酒蘭散步,夕陽依依,風在望,興懷往事,不能無述,未知明年又在何處。
    駒隙如馳,行樂能幾,所謂難逢開口唉也記年時、滿城風雨,姑蘇臺下重九。
    客樓已辦登臨屐,曾為好山回首。

    549 《東風第一枝 年來逆境驅馳,不知歲序之有游》 元·邵亨貞

    ,與南金翦鐙小酌,分題寫懷。
    追念古人樂事,今無一在眼,時于文字中見其一二,遂各想像舊事為之。
    然心之所好,亦寂寞中一樂也,予得此調舞館簪蛾,譙門試角,疏鐙時弄春影。
    曉檐鐵馬敲晴,夜箏錦鴻送冷。

    550 《東風第一枝 年來逆境驅馳,不知歲序之有游》 元·邵亨貞

    ,與南金翦鐙小酌,分題寫懷。
    追念古人樂事,今無一在眼,時于文字中見其一二,遂各想像舊事為之。
    然心之所好,亦寂寞中一樂也,予得此調舞館簪蛾,譙門試角,疏鐙時弄春影。
    曉檐鐵馬敲晴,夜箏錦鴻送冷。

    551 《花心動 黃伯陽歲晚見梅,適遇舊賦以贈別,》 元·邵亨貞

    東閣何郎,記當時,曾賞舊家紅萼。
    彩筆賦詩,綠發簪花,多少少年行樂。
    自從驚覺揚州夢,芳心事、等閑忘卻。
    斷魂處,月明江上,路迷天角。

    552 《行香子 乙酉歲九月二十五日,過林氏西圃,》 元·王惲

    曰,若作數語,以記其事,使通欲易解甚佳。
    既歸不百步,得樂府行香子一闋,醉立斜陽浩歌而去秋霽遙岑。
    何處登臨。
    水西頭、來散閑心。

    553 《吳亞森[忠匡]出紙索書余詩》 當代·錢鐘書

    吳生好古親風雅,翰墨淋漓乞滿家。
    見役吾非能事者,賞音子別會心耶。
    聲如蚓出詩纖弱,跡比鴉涂字側斜。
    也自千金珍敝帚,不求彩筆寫簪花。

    554 《湖居感傷》 宋·釋智圓

    迷真渺無始,飄業產錢唐。
    外族宗南郡,門風祖偃王。
    微緣先劫種,宿習妙齡彰。
    父母憐多病,親實怪異常。

    555 《賦運使張大監道州石山以張詩平地風瀾險于水》 宋·項安世

    枚回洲邊春水生,日光照縠波文平。
    繡衣使者何世上,彩舟喚客論交情。
    平生擇交不擇利,俗子紛紛臥之地。
    少年所識惟石君,晚歲相從不相棄。

    556 《送陳正己赴調》 宋·項安世

    一寸丹心百念更,滿簪華發萬人驚。
    閑拋歲月供書冊,長把饑寒為友生。
    此事不經身出處,諸公可念政和平。
    昔藏名字依沅水,令逐帆檣覲漢京。

    557 《南湖遣興》 宋·項安世

    朝回日日到南湖,不惜金錢散仆夫。
    同舍盍簪如有約,吾廬高枕更何殊。
    年華過雨春都盡,草色連天路欲無。
    樂事只今惟有酒,速傾家釀倒金壺。

    558 《寄題友人小軒》 宋·張嵲

    簪組豈為累,悠然塵事微。
    看山心自適,閉戶客來稀。
    流水三吳大,清霜眾卉腓。
    何由納芒履,一為款荊扉。

    559 《送謝倅景英赴闕》 宋·陳傅良

    言詩必南雅,自鄶吾無譏。
    嗟余生已晚,觀人以觀詩。
    人情日變化,往事十九非。
    相從飾邊幅,欲語懷銜羈。

    560 《次韻酬鄭唐老見寄》 宋·張镃

    黃葉歸根靜不風,回塘雪后正浟溶。
    山林有分吾當去,簪紱方興子未慷。
    點檢寒榮梅又動,思量暖事李將濃。
    橋南水北來還往,露布詩篇不必封。

    * 關于簪事的詩詞 描寫簪事的詩詞 帶有簪事的詩詞 包含簪事的古詩詞(59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