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筆調的詩詞(311首)
243
《無苦吟》 宋·邵雍
平生無苦吟,書翰不求深。
行筆因調性,成詩為寫心。
詩揚心造化,筆發性園林。
所樂樂吾樂,樂而安有淫。
248
《黃從事隨軍》 宋·楊億
買符來赴調,負羽去從軍。
五夜聞邊角,三時看陣云。
樽前還料敵,楯上更摛文。
手筆人多許,須銘竇憲動。
249
《寄孫之翰》 宋·曾鞏
孫侯腹載天下收,崔嵬豈啻重百車。
伏義以來可悉數,孰若自作何有余。
更能議論瓷傾倒,萬里一瀉昆侖渠。
認為胸中干太極,元氣浩浩隨卷舒。
250
《送高丞別》 宋·李呂
君侯七閩英,學問早有余。
年時猶未冠,鼓篋游上都。
文成筆五色,四海仰名譽。
調丞尉江邑,有實不愿圖。
252
《寄張子公》 宋·朱翌
政和圣人拜賢,陛臚春曉傳天衢。
集英殿下八百眾,一時如公此策無。
萬口一詞期第一,擢之第三眾不懌。
諸公貴人原相識,戒閽走馬要君入。
253
《西園月夜竹影滿堂》 宋·朱翌
良夜天徹幕,林間月如篩。
解與竹傳神,月娥真畫師。
東坡元不死,鶴駕相追隨。
羽氣未掃除,戲筆聊一麾。
調和水墨勻,幻出虬龍枝。
圖成不掛壁,擲地容俯窺。
欲進復小卻,尚慮鞋底泥。
258
《依韻答公節》 宋·強至
長髯踏昏鼓,詩卷置予懷。
屢讀銷蘭炬,幽眠廢竹齋。
雷陳叨契密,李杜愧名偕。
明月驚雙目,清風暢百骸。
260
《題郭功甫詩卷》 宋·李廌
山人跨魚天上來,識者珍重愚者猜。
或呼文舉異童子,林宗獨謂王佐材。
蚩蚩眾目如瞽蒙,白馬羽雪皆皚皚。
古有仁賢不愚者,舉足疐路心徘徊。
* 關于筆調的詩詞 描寫筆調的詩詞 帶有筆調的詩詞 包含筆調的古詩詞(31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