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笑相問的詩詞(910首)

    121 《題雪峰因大夢頂相》 宋·李昴英

    終朝咬菜根,那得許精神。
    自笑形為贅,從渠畫不真。
    閑云留片影,活佛化千身。
    大夢何時覺,癡人問木人。

    122 《送張子元班見》 宋·李昴英

    笑掇巍科是管君,等閑馬上換京官。
    扶搖九萬從今易,植立千年自古難。
    多辦衣裘御風雪,緊操維柁過瀧灘。
    中朝知舊如相問,試把吟篇舉似看。

    123 《為徐太初友人陳府判賦梅居餞行》 宋·衛宗武

    青鞋不踏孤山路,辜負逋花今幾度。
    那知別有姑射居,眾謂孤山未必如。
    夙昔名傳尤愿見,渴想此仙難覿面。
    朋來滿口譽風神,儼若眼底逢佳人。

    124 《和韻問魏石川疾》 宋·何夢桂

    冰是塵中骨相凡,蓉裳蕙帶芰荷衫。
    勿疑有疾淫成蟲,須信無心感是咸。
    裹藥曾經丹灶火,裁書只欠土區椷。
    病余努力加蔬飯,莫笑筼筜太守饞。

    125 《曉出西門問程廬山回懷云翁》 宋·董嗣杲

    誰樓罷傳角,將啟東方明。
    我欲披野衣,西出湓江城。
    整屐休遲回,徑作匡廬行。
    是時涼云閣,茅屋雞互鳴。

    126 《贈郭相士》 宋·王炎

    兩眼明如月,江湖度十春。
    問誰當鼎貴,笑說未逢人。

    127 《汪直卿相招以病爽約因成拙句并呈子大》 宋·王炎

    一聲鶗鴃落紅稀,試問春余幾許時。
    多謝佳招頻卜日,自慚衰配卻愆期。
    但能有酒肯留客,莫恨無花空折枝。
    邑下老禪無恙否,可同談笑一開眉。

    128 《習家池舊臨官路今路改而東池半入驛吏引自桑》 宋·項安世

    步入荒林問習家,江吞古岸入平沙。
    枯池舊歲猶生藕,病柳新年尚著芽。
    草上醉人眠未醒,桑間游女笑相遮。
    東風倦客生情性,儜立殘陽看落花。

    129 《俞光遠父子歸馬嶴兼托問訊故舊》 宋·戴表元

    君不風深山野馬生龍駒,又不見荒林老鷹鳩作雛。
    男兒似種世所少,俞郎三世成清儒。
    祗今道路滿塵土,大袖已覺妨奔趨。
    提攜逐食何足羨,羨子有策寧親軀。

    130 《用康慶之韻約同陸仁重游問政山》 宋·方回

    我所思兮山中人,餐松辟谷修仙道。
    將旄相印本無心,一蓑尚喜收身早。
    袖有長生度世方,玉杵玄霜倩誰搗。
    白云三耳真人家,磵霜不死菖蒲華。

    131 《再代和通字韻》 宋·釋紹嵩

    驛路穿林斷復通,客程蛇繞亂山中。
    三杯軟飽千林暝,萬事從來一笑空。
    珍重故人相問意,自憐羈客尚飄蓬。
    江湖易有淹留興,已許滄浪伴釣翁。

    132 《禪人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床倚杖藜,權名住持。
    久默鉗口,一笑伸眉。
    云水誰相問,家風自不知。
    明白寧居兮河空月轉,寂寥無象兮雨霽天垂。

    133 《王都尉示及呂丞相柳溪圖詩見邀同作走筆奉呈》 宋·蘇頌

    愛君圖寫柳溪游,想像濠梁問子休。
    漁釣每懷班嗣壑,煙波疑在志和舟。
    清時未易忘軒冕,大隱何妨傲葛裘。
    應笑龍鐘老朝士,飛翔高下似輕鷗。

    134 《妻兄張伯高來訪橫河感舊與拜先君墓下有作次》 宋·孫應時

    衰年回首少年事,尚喜初心炯自如。
    俗態可憐人厚簿,交情那問勢親疏。
    懶陪康樂登山屐,且醉淵明采菊廬。
    一笑相尋非易得,河渠執手更踟躕。

    135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136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137 《師說》 唐·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議論老師

    138 《逍遙游(節選)》 先秦·莊周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高中文言文寓言故事自由

    139 《促織》 清·蒲松齡

    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
    此物故非西產;有華陰令欲媚上官,以一頭進,試使斗而才,因責常供。
    令以責之里正。
    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之,昂其直,居為奇貨。

    高中文言文敘事小說抒懷憤懣

    140 《信陵君竊符救趙》 兩漢·司馬遷

    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異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
    公子為人,仁而下士 ,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不敢以其富貴驕士。
    士以此方數千里爭往歸之,致食客三千。

    高中文言文贊頌寫人歷史故事

    * 關于笑相問的詩詞 描寫笑相問的詩詞 帶有笑相問的詩詞 包含笑相問的古詩詞(91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