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端重的詩詞(1045首)

    701 《雜興》 宋·劉克莊

    昔事先皇帝,弱羽參高翰。
    對揚乏鯁論,狂疏犯龍顏。
    臺簡凜霜凝,圣度如天寬。
    赦于碓磨中,驅之原隰間。

    702 《三和》 宋·劉克莊

    花籃果擔更噭呼,巾{左巾右篝去竹}絢爛車騎都。
    民多逐末少重本,神豈護短仍憑愚。
    厥初捧楬土與木,繼以刀割俄香涂。
    垂旒絕類河求弁,照乘得匪龍獻珠。

    703 《送吳時父侍郎二首》 宋·劉克莊

    慧燈溥照人幽隱,心秤能權物重輕。
    士子比之常相國,吏民道是蔡端明。
    來時稻蟹非常熟,去日琴龜作伴行。
    安得四方皆結輩,蒼黔開眼看升平。

    704 《送居厚弟二首》 宋·劉克莊

    昨日傳修覲,明朝說祝厘。
    予歸寧悻悻,子去亦遲遲。
    已草引年疏,重吟聽雨詩。
    如何無一字,端的報來期。

    705 《挽毅齋鄭觀文二首》 宋·劉克莊

    嘉定名尤重,端平眷最濃。
    子雖曾攝相,公自要明農。
    尚意宣麻拜,俄驚斬板封。
    白頭西府掾,無復奉從容。

    706 《陳景升頃遺余化度寺碑甚佳闕后三行歸自龍溪》 宋·劉克莊

    端平曾嘆闕三行,淳祐重來為補亡。
    收拾一碑勞十載,此生凡事不須忙。

    707 《居厚弟得玉局祠》 宋·劉克莊

    憶昔端平初去國,署銜竊喜似坡仙。
    衰翁鬢雪年華晚,賢季條冰敕墨鮮。
    飲馬胡兒來雜沓,猶龍老子去翩躚。
    何時劍閣妖氛掃,重炷荒祠一縷煙。

    708 《題安仁陳慧父詞卷》 宋·劉克莊

    已著西山序集端,欲添一字愧才慳。
    平生行腳千詩里,歲晚營巢萬竹間。
    后有楊雄寧不好,世無孔子孰能刪。
    歸舟它日溪邊過,珍重先生莫掩關。

    709 《溫陵太守趙右司惠詩求荔子適大風雨掃盡輒和》 宋·劉克莊

    端明仙去譜猶存,珍重君侯拂蘚痕。
    法石白雖無一顆,太倉紅已飽千村。

    710 《竹湖李內翰哀詩二首》 宋·劉克莊

    自古稀全傳,于今獨重名。
    羞蒙彼相力,寧伴此群清。
    加璧猶堅臥,搘筇或散行。
    過江不大用,汪李兩端明。

    711 《山中祠堂》 宋·劉克莊

    端平聞說建斯堂,白首才重一炷香。
    早有埋辭表真曜,晚為畫贊訟東方。
    秋風浩蕩吹墳樹,落月依稀照屋梁。
    千古行人來下馬,陳詩不必奠椒漿。

    712 《贈羅攝官》 宋·劉克莊

    一夢端為文字祥,華宗復出小君章。
    無家來去如潮水,有鬼揶揄向路傍。
    肯顧雀羅殊鄭重,欲為雞黍愧荒涼。
    燕昭歿后金臺少,僮瘦驢饑驛堠長。

    713 《送堯夫二章》 宋·文同

    有志深沉定,無心出處同。
    廟堂應為國,臺省復還公。
    肖似家聲重,端方士論雄。
    上如留左右,風采壯朝中。

    714 《子駿運使八詠堂·柏軒》 宋·文同

    沈沈敞幽軒,聳聳列寒柏。
    清音納窗戶,爽氣逼枕席。
    主人重端勁,坐若對佳客。
    時復下撫摩,破蘚交履跡。
    此意乃如是,來者當愛惜。
    大廈須良材,相期早千尺。

    715 《問陳彥升覓古瓦硯》 宋·文同

    魏主用死力,構彼銅雀臺。
    當時臺上瓦,百澄為一坯。
    燒成比堅玉,翠甲橫崔嵬。
    西陵既歸后,此地日以摧。

    716 《張迪功攜詩見過次韻謝之二首》 宋·陳與義

    黃雞白日唱初闌,便覺杯觴耐薄寒。
    坐上客多真足樂,床頭易在不須看。
    更思深徑挼紅蕊,政待移廚洗玉盤。
    若恨重城催興盡,歸時落日尚云端。

    717 《孝宗皇帝挽詩二首》 宋·周必大

    移御重華意,微臣粗探端。
    思陵三載服,文母萬年歡。
    方侍瑤池宴,俄藏禹穴冠。
    余生臥江海,空有淚成丹。

    718 《次韻沈世德撫干川詠軒》 宋·周必大

    江山倏清麗,云月助色澤。
    向來面面景,今日誰洗滌。
    主人倚晴檻,回首笑謂客。
    府公實知己,馀事懶經畫。

    719 《答及甫和》 宋·洪咨夔

    束發讀連山,端倪識乾坤。
    欲辨南北戒,須窺越胡門。
    藏書探禹穴,乘槎窮靈源。
    平生蓬矢志,到處屐齒痕。

    720 《程廣文季允得崔西清薦詩來用韻》 宋·洪咨夔

    古人輕國重一士,士皆大呂黃鍾器。
    道於天運主消長,身為民生管榮悴。
    五羊老仙用心古,清不受塵如止水。
    一肩直欲荷斯文,兩眼從前識英偉。

    * 關于端重的詩詞 描寫端重的詩詞 帶有端重的詩詞 包含端重的古詩詞(104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