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童聲的詩詞(652首)
502
《錢塘有作》 宋·張繼先
紅霞映朱欄,白云隱青山。
塵中人不到,雙鶴舞柴關。
瑤琴一曲詩數篇,山童煮茗爐無煙。
為思塵世去游樂,一別洞天今幾年。
503
《初至法會》 宋·鄭剛中
正愧修途煩仆馬,忽投幽寺息塵埃。
杜門只影惟便靜,覽鏡雙眉未忍開。
春色更兼山色好,雨聲常帶生聲來。
呼童起視榼中物,為爾愚翁進一杯。
504
《與何西仲秉燭飲梅下》 宋·李彌遜
山茶著包大如繭,初見寒梢一花展。
強將老眼趁年華,日日芒鞋踏苔蘚。
花神似苦山翁催,不問春風有深淺,樹頭紛紛弄月明,冰雪瓊瑤亂裁剪。
505
《恭州楊粹生日》 宋·馮時行
鳳龍虎豹無凡文,墨池太玄之裔孫。
至寶不琢粹璞具,猶有太古羲易淳。
渝州別駕未足論,嘯歌已是騰清芬。
一錢不輸縣官手,飽食長歌耕垅云。
生朝佳氣氤氳集,歡聲一境聽洋溢。
愿從黃童至白首,年年擊壤歌君壽。
506
《游仙四首》 宋·曹勛
天河水冷煙波渺,流水無聲銀浪小。
白榆歷歷央瑤沙,白露凄清下云表。
扶疎丹桂落紅英,片片紅霞散瑤草。
月中桂子空傳名,散在人間無處討。
510
《代人上師垣生辰》 宋·仲并
冠豸英風傳至今,於時早已望商霖。
掛帆鯨浪朝天日,借箸龍墀許國心。
帝渥洊頒廉陛遠,邊聲初斷塞垣深。
不須更誦蒸民句,處處兒童盡好音。
511
《贈范覺民》 宋·王之望
范子廓廟器,至寶非凡璞。
胸懷吞云夢,豪氣低華岳。
昔在童稚時,樹立已卓卓。
曳裾橋門內,嶄然見頭角。
512
《暮春雜詠八首》 宋·曾協
目斷江頭樹,襟被海上風。
荷鋤偕婦子,擲釣共兒童。
晚筀關心碧,秋蓮滿意紅。
歌聲何處起,舞手為年豐。
513
《觀小兒甕戲》 宋·李流謙
五歲小兒初學涉,絕藝亦知天所賦。
想見九牛可倒曳,已堪赤手擒猛虎。
向來甕戲真偉觀,儻非目擊嗤浪語。
器小猶須百斤重,兵以壯夫端恐仆。
514
《送李仲信》 宋·李流謙
鳳巢無鵂鹠,虎穴不生貍。
巽巖四十年,名聲兒童知。
黃流出昆侖,筆力子似之。
嚴兵鏖殘敵,往往輒偃麾。
515
《喜仲春有閏》 宋·姜特立
仲春閏月天聲佳,天豈有意遲群葩。
天公正為老人設,剩添一月延韶華。
今春計日百二十,不比嚴霜烈日空增加。
良辰好景不易得,此日詎可容易過。
518
《送宣宗禹保寧事掌書記》 宋·樓鑰
宣之為姓世所稀,暇日試為君家推。
宋之宣公舍與夷,子孫相承此為基。
或云出自魯宣伯,元和姓纂言則非。
西京功臣虎與義,侯封累世皆宗枝。
519
《再題行看子》 宋·樓鑰
先引護欄毬子驄,九馬近遠俱相從。
黑駒騧黃騅素騮,亦有笏面仍銀鬃。
夏國一種青於藍,五明錯靴皆如龍。
或驂或引恣馳驟,坐覺隱耳聲瓏瓏。
520
《送萬耕道帥瓊管》 宋·樓鑰
黎山千仞摩蒼穹,顓顓獨在大海中。
自從漢武置兩郡,黎人始與南州通。
歷歷更革不勝計,唐設五筦如容邕。
皇朝聲教久漸被,事體全有中華風。
* 關于童聲的詩詞 描寫童聲的詩詞 帶有童聲的詩詞 包含童聲的古詩詞(65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