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窮節的詩詞(798首)

    261 《春日》 宋·張耒

    如絲苣甲饤春盤,韭葉金黃雪未干。
    旅飯二年無此味,故園千里幾時還。
    異方時節三巵酒,殘歲風煙一慘顏。
    曾奉龍旗典邦禮,歲窮祠祀少休閑。

    古詩三百首寫景思鄉

    262 《愚公移山》 先秦·列御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初中文言文寓言故事

    263 《離騷》 先秦·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高中文言文楚辭寫人愛國勵志憂國憂民

    264 《過秦論》 兩漢·賈誼

    上篇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議論

    265 《寒食》 宋·鄭剛中

    江鄉時節逢寒食,花落未將春減色,嶺南能有幾多花,寒食臨之掃春跡。
    花多花少非我事,春去春來亦堪惜。
    柴門風雨小庭寒,無奈池塘煙草碧。
    欲將詩句慰窮愁,眼中萬象皆相識。
    欣然應接已無暇,都為老來無筆力。

    寒食節寫景抒情

    266 《屈原塔》 宋·蘇軾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
    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
    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饑渴。
    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端午節風俗懷古

    267 《春不雨》 清·王士禎

    西亭石竹新作芽,游絲已罥櫻桃花。
    鳴鳩乳燕春欲晚,杖藜時復話田家。
    田家父老向我說,“谷雨久過三月節。
    春田龜坼苗不滋,猶賴立春三日雪。

    春天同情農民

    268 《昭君辭》 南北朝·沈約

    漢宮美女多如云,中有一人字昭君。
    天生傾國傾城色,玉質孤高卓不群。
    來至掖庭已有年,愁聽宮漏獨成眠。
    可憐絕色等閑棄,漢帝不分媸與妍。

    詠史懷古紀行寫人思鄉

    269 《淮陽感秋》 隋代·李密

    金風蕩初節,玉露凋晚林。
    此夕窮涂士,郁陶傷寸心。
    野平葭葦合,村荒藜藿深。
    眺聽良多感,徙倚獨沾襟。

    地名秋天寫景懷古

    270 《饋歲/別歲/守歲》 宋·蘇軾

    歲晚相與饋問為饋歲酒食相邀呼為別歲至除夜達旦不眠為守歲蜀之風俗如是余官于岐下歲暮思歸而不可得故為此三詩以寄子由饋歲
    農功各已收,歲事得相佐。
    為歡恐無及,假物不論貨。
    山川隨出產,貧富稱小大。

    春節鄉風思念

    271 《送孟東野序》 唐·韓愈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
    水之無聲,風蕩之鳴。
    其躍也,或激之;其趨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
    金石之無聲,或擊之鳴。

    古文觀止議論序文

    272 《管晏列傳》 兩漢·司馬遷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
    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
    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
    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

    古文觀止寫人傳記

    273 《貨殖列傳序》 兩漢·司馬遷

    老子曰:“至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
    ”必用此為務,挽近世涂民耳目,則幾無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農以前,吾不知已。
    至若《詩》、《書》所述虞、夏以來,耳目欲極聲色之好,口欲窮芻豢 之味,身安逸樂而心夸矜勢能之榮。

    古文觀止序文議論

    274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275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276 《答蘇武書》 兩漢·李陵

    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時,榮問休暢,幸甚幸甚。
    遠托異國,昔人所悲,望風懷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遺,遠辱還答,慰誨勤勤,有逾骨肉,陵雖不敏,能不慨然?自從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窮困,獨坐愁苦。
    終日無睹,但見異類。
    韋韝毳幕,以御風雨;羶肉酪漿,以充饑渴。

    古文觀止戰爭書信散文

    277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代李敬業討武曌檄》 唐·駱賓王

    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
    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
    洎乎晚節,穢亂春宮。
    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后房之嬖。

    古文觀止檄文諷刺寫人

    278 《爭臣論》 唐·韓愈

    或問諫議大夫陽城于愈,可以為有道之士乎哉?學廣而聞多,不求聞于人也。
    行古人之道,居于晉之鄙。
    晉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幾千人。
    大臣聞而薦之,天子以為諫議大夫。

    古文觀止議論寫人

    279 《后十九日復上宰相書》 唐·韓愈

    二月十六日,前鄉貢進士韓愈,謹再拜言相公閣下:向上書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
    恐懼不敢逃遁,不知所為,乃復敢自納于不測之誅,以求畢其說,而請命于左右。
    愈聞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愛,然后呼而望之也。
    將有介于其側者,雖其所憎怨,茍不至乎欲其死者,則將大其聲疾呼而望其仁之也。

    古文觀止書信議論用人

    280 《柳子厚墓志銘》 唐·韓愈

    子厚,諱宗元。
    七世祖慶,為拓跋魏侍中,封濟陰公。
    曾伯祖奭,為唐宰相,與褚遂良、韓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
    皇考諱鎮,以事母棄太常博士,求為縣令江南。

    古文觀止墓志銘哀悼贊頌

    * 關于窮節的詩詞 描寫窮節的詩詞 帶有窮節的詩詞 包含窮節的古詩詞(79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