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祥日的詩詞(17首)

    1 《冬至日祥風應候(一作穆寂詩)》 唐·蔣防

    節逢清景空,氣占二儀中。
    獨喜登高日,先知應候風。
    瑞呈光舜化,慶表盛堯聰。
    況與承時葉,還將入律同。
    微微萬井逼,習習九門通。
    繞殿爐煙起,殷勤報歲功。

    憂國憂民諷刺

    2 《夏日酬祥松二公見訪》 唐·李建勛

    多謝空門客,時時出草堂。
    從容非有約,淡薄不相忘。
    池映春篁老,檐垂夏果香。
    西峰正清霽,自與拂吟床。

    3 《冬至日祥風應候》 唐·穆寂

    節逢清景至,占氣二儀中。
    獨喜登臺日,先知應候風。
    呈祥光舜化,表慶感堯聰。
    既與乘時葉,還將入律同。
    微微萬井遍,習習九門通。
    更繞爐煙起,殷勤報歲功。

    4 《鷓鴣天·日暮迎祥對御回》 宋·無名氏

    日暮迎祥對御回。
    宮花載路錦成堆。
    天津橋畔鞭聲過,宣德樓前扇影開。
    奏舜樂,進堯杯。
    傳宣車馬上天街。
    君王喜與民同樂,八面三呼震地來。

    5 《端平乙未王正十月二日以官事宿祥云得五十六》 宋·朱乙午

    東風吹夢到遙岑,四日苔痕兩度尋。
    鄰望紫衣騰佛氣,巖披古像印人心。
    新椽插號營層止,老衲乘云閴足音。
    我為登山參世法,只將傾家
    瞰崎崯。

    6 《春日喜程大祥見過》 明·陳鐸

    金石交情老不移,尊前重睹舊豐儀。
    清風竹徑臨茶灶,細雨鄰墻見酒旗。
    世事且歸胡蝶夢,春情多寄海棠枝。
    西齋兩月無清興,病起逢君一賦詩。

    7 《春日同皇甫子循游吉祥寺》 明·程烈

    尋春同出郭,下馬問禪棲。
    花梵流清靄,云鐘度遠溪。
    山形關塞北,日影樹林西。
    老衲能留客,歸途渾欲迷。

    8 《冬至日獨游吉祥寺》 宋·蘇軾

    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濕枯荄。
    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

    9 《二月六日海上大戰國事不濟孤臣天祥坐北舟中》 宋·文天祥

    長平一坑四十萬秦人歡欣趙人怨。
    大風揚沙水不流,為楚者樂為漢愁。
    兵家勝負常不一,紛紛干戈何時畢。
    必有天吏將明威,不嗜殺人能一之。

    10 《十一月七日雪中聞宋中道與其內祥源觀燒香》 宋·梅堯臣

    三日不相見,逢人問始知。
    同車侵朔雪,臨水拜靈龜。
    絮撲鴛鴦帶,花團蛺蝶枝。
    如何東郭叟,足跡自穿綦。

    11 《十八日陪提刑郎中吉祥院看牡丹》 宋·蔡襄

    節候初臨谷雨期,滿天風日助芳菲。
    生來已占妙香國,開處全烘直指衣。
    攬照盡從烏帽重,放歌須遣羽觴飛。
    前騶不用傳呼寵,待與游人一路歸。

    12 《十九日奉慈親再往吉祥院看花》 宋·蔡襄

    天意應偏與,春工已盡歸。
    來知從月下,去似逐云飛。
    艷絕聲名遠,清多香氣微。
    輕陰資潤澤,斜照動光輝。
    劇飲千鍾醉,相鮮五彩衣。
    曾非重芳物,庶以奉慈闈。

    13 《十三日吉祥探花》 宋·蔡襄

    花未全開月未圓,看花候月思依然。
    明知花月無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憐。

    14 《伏日同當事諸君飲延祥觀》 宋·韓維

    適郊憚勤遠,近市厭喧跼。
    紛然異趨向,日晏靡寧足。
    回車憩琳館,邂逅得所欲。
    涼飚颯生林,飛雨時度竹。

    15 《壬寅仲冬晦日同吳監丞游延祥宮延祥蓋和靖所》 宋·楊冠卿

    霜日炫晴晝,湖光掠眼明。
    散策事幽討,出門聊意行。
    柳塘和靖居,宮殿若化成。
    霞裾赤城仙,笑語相逢迎。

    16 《三月初二日雨人以為風止之祥》 宋·趙蕃

    讖言雨作風當正,得雨喜如遭旱時。
    枕藉無嗔雜蓑笠,跧藏不異庇茅茨。
    近看楊柳大垂手,遠對云山圖入眉。
    日暮橫流難共濟,明當安穩遂東之。

    17 《浣溪沙 六月初三日,與學官高伯祥夜話于魏》 元·王惲

    露榻風簾燭影搖。
    故人留話慰蕭條。
    徘徊花月可憐宵。
    天淡有云空漠漠,月明無雨更**。
    洞天歸路踏瓊瑤。

    * 關于祥日的詩詞 描寫祥日的詩詞 帶有祥日的詩詞 包含祥日的古詩詞(1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