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神衣的詩詞(1605首)
741
《游九鎖》 宋·龍大淵
峰巒九鎖路縈盤,翠色沾衣作晚寒。
日暮神仙歸洞府,雨余星斗下天壇。
人生何用千鐘貴,老去須求一室安。
會得谷神元不死,世間何事可相干。
743
《鈞天》 宋·毛吾竹
鳶飛魚躍,鳧短鶴長。
各適其適,孰尤彼蒼。
奈何人異於萬物,身備乎五常。
學關乎經濟,志效乎忠良。
745
《古詩》 宋·龐謙孺
處身乾坤中,適意乃其常。
貧賤亦天然,尤怨徒自傷。
平生曲命薄,守已豈不良。
量分稍過差,神理翻百殃。
746
《紀夢》 宋·錢舜選
翠峰嵯峨三十六,寒泉落空響哀玉。
甃花石路勢索紆,玉闌干護修筠綠。
雪髯老人負紫瓢,金絲塵尾遙相招。
紅螺酌酒湛碧,坐倚蒼石吹洞簫。
747
《龍穴》 宋·錢聞詩
丁君神靈斡天樞,一叱二龍遺戲珠。
龍來求珠珠不與,吐下腥涎滿庭宇。
僧繇畫柱真龍形,有龍來鬭風雷鳴。
君篆靈符才入鐵,龍走今存去時穴。
予問此穴奚出龍,羽衣謂穴龍潭通。
748
《中秋》 宋·錢易
天慘嚴霜厚,神清宿雨微。
枝空蟬擬脫,巢冷燕謀歸。
白日蓮塘夢,紅紗水國衣。
錦書知未了,軋軋弄鳴機。
749
《送程給事知越州》 宋·錢藻
越水浸天云腳亂,越山洗露秋骨巉。
山重水遠地萬頃,居者暇裕無毀讒。
朝家左顧倚藩捍,提兵開府為立監。
得吾耆老自青瑣,命書臨遣芝泥緘。
751
《壽趙仙尉》 宋·阮文卿
君不見苕溪有山號浮玉,降神儲瑞皆天族。
又不見苕溪有水名水晶,地靈人杰盡維城。
苕溪山川稱第一,孕秀梅仙尤杰出。
我來席上揖清風,義氣相與吞長虹。
752
《游澹山巖》 宋·尚用之
巖深樹綠春長在,巖暝雨霽云初歸。
天愛護持有神物,蛇去因果無狐疑。
石田藥臼誰與刻,香山乳竇苔生衣。
未問城南閬州比,此景自是寰中稀。
753
《題淡山巖》 宋·盛某
黃公丘壑人,閱遍山水奇。
晚觀淡巖作,獨許天下稀。
我初頗未信,及到乃愧之。
偉茲過奇特,驟睹心驚疑。
755
《贈峽山清倫師》 宋·釋簡長
褰衣汲靈水,混滌巾履塵。
煙靄霽杉竹,澄凝此心神。
高僧灑真雨,澤彼寒草春。
華月寫空印,清霜肅齋身。
猶言振金策,歸作耶溪鄰。
756
《觀音詩》 宋·釋契適
寂照慈威化不同,聞聲清凈得殊功。
指光遠射神龍燭,眉彩修彎帝釋弓。
寶器曉凝蘭穗露,珠衣秋響桂枝風。
信知萬里從人欲,何患周游鬼國中。
757
《送傅左司赴袁州》 宋·釋善珍
長安貂蟬賤如土,故家文獻余一縷。
平生粗疎不媚嫵,直語豈知犯張禹。
腰間金印太二組,我自棄置君自取。
兒時翰墨跨諸父,投老為郎方齒敘。
759
《和蘇子瞻觀百步洪原韻》 宋·舒煥
先生何人堪并席,李郭相逢上舟日。
殘霞明滅日腳沈,水面浮空天一色。
磷磷石若鐵林兵,翻激奔沖精甲白。
岸頭旌旗簇五馬,一櫓飛艎信東下。
760
《李暮吹笛歌》 宋·四錫
洛陽少年稱李暮,眾推橫笛多功夫。
當時教坊第一部,算得比衣皆不如。
天津楊柳籠橋綠,朧月澹煙何處宿。
不怕金吾禁夜嚴,偷得新翻禁中曲。
* 關于神衣的詩詞 描寫神衣的詩詞 帶有神衣的詩詞 包含神衣的古詩詞(160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