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神笑的詩詞(1745首)

    641 《謁華岳》 宋·宗澤

    楊賜岳所挺,嚴武金天晶。
    二子為時出,雇我非炳靈。
    維岳鎮四方,氣秀天骨青。
    巀嶭立千仞,力能產公卿。

    642 《入如來禪》 明·朱元璋

    師心好善善心淵,宿因曠作今復堅。
    與佛同生極樂天,觀空利物來東邊。
    目有神光頂相圓,王公稽首拜其前。
    笑談般若生紅蓮,周旋俯仰皆幽玄。

    菊花抒懷

    643 《諫迎佛骨表》 唐·韓愈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漢時流入中國,上古未嘗有也。
    昔者黃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歲;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歲;顓頊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歲;帝嚳在位七十年,年百五歲;帝堯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歲;帝舜及禹,年皆百歲。
    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壽考,然而中國未有佛也。
    其后殷湯亦年百歲,湯孫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書史不言其年壽所極,推其年數,蓋亦俱不減百歲。

    勸諫

    644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645 《賀新郎·讀史》 現代·毛澤東

    人猿相揖別。
    只幾個石頭磨過,小兒時節。
    銅鐵爐中翻火焰,

    646 《秋胡行 其二》 魏晉·曹操

    愿登泰華山,神人共遠游。
    愿登泰華山,神人共遠游。
    經歷昆侖山,到蓬萊。
    飄遙八極,與神人俱。

    647 《九歌 山鬼》 先秦·屈原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1]薜[2]荔兮帶女蘿。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從文貍,辛夷車兮結桂旗。
    被[3]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648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 宋·文天祥

    久矣忘榮辱,今茲一死生。
    理明心自裕,神定氣還清。
    欲了男兒事,幾無妻子情。
    出門天宇闊,一笑暮云橫。

    649 《鷓鴣天·通處靈犀一點真》 宋·朱敦儒

    通處靈犀一點真。
    忺隨紫橐步紅茵,個中自是神仙住,花作簾櫳玉作人。
    偏澹靜,最尖新。
    等閑舞雪振歌塵。
    若教宋玉尊前見,應笑襄王夢里尋。

    650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651 《古意三首》 唐·常建

    (一)
    二妃方訪舜,萬里南方懸。
    遠道隔江漢,孤舟無歲年。
    不知蒼梧處,氣盡呼青天。

    652 《觀棋大吟》 宋·邵雍

    人有精游藝,予嘗觀弈棋。
    筭馀知造化,著外見幾微。
    好勝心無已,爭先意不低。
    當人盡賓主,對面如蠻夷。

    653 《鷓鴣天·造物兒童作劇狂》 元·姬翼

    造物兒童作劇狂。
    懸絲傀儡戲當場。
    般神弄鬼翻騰用,走骨行尸晝夜忙。
    非是海,利名鄉。
    青蠅白*自相傷。
    隨聲逐色誰敲點,拍手歸來笑一

    654 《玉女搖仙佩 秋情》 宋·張玉娘

    霜天破夜,一陣寒風,亂淅入簾穿戶。
    醉覺珊瑚,夢回湘浦,隔水曉鐘聲度。
    不作高唐賦。
    笑巫山神女,行云朝暮。

    655 《梅花》 宋·王令

    風吹冬暖變春暖,江梅艷艷橫新枝。
    經年不逢間何久,忽此相遇如有期。
    初開珊珊尚寂寞,仙人綴佩懸瑤璣。
    從日重來不可辨,漫漫月樹留寒輝。

    656 《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鉅鹿魏野江東僧用晦》 宋·魏野

    危城閑登臨,秋色際空碧。
    四顧廊且平,萬慮忽然釋。
    精誠日月暗,曠達天地窄。
    壯節但孤聳,憤氣欲四射。

    657 《滿庭芳·山侗昔日》 元·馬鈺

    山侗昔日,忒*暮故。
    肯替兒孫死去。
    正受艱難,忽爾風仙救度。
    提出迷津海,到長生、彼岸回顧。

    658 《梅花》 清·張問陶

    銅瓶紙帳老因緣,亂我鄉愁又幾年。
    莫笑神情如靜女,須知風骨是飛仙。
    生來逸氣應無敵,悟到真空信可憐。
    世外清名原第一,不修花史亦流傳。

    659 《次黃侍講贈陳性初詩韻》 明·宋濂

    憶昔游虎林,年壯已非冠。
    旅食嘆酸辛,敢望諸侯傳。
    捉衿肘已露,納履踵成穿。
    甘從原思貧,恥學毛遂薦。

    660 《游涇川水西寺蕳葉八宣慰劉七都事章卞二元師》 明·宋濂

    水陸行兼旬,招搖月如醉。
    筋弛遂莫支,神癡但思睡。
    若非游名山,曷以豁幽閉。
    涇川名漢縣,寶勝標唐寺。

    * 關于神笑的詩詞 描寫神笑的詩詞 帶有神笑的詩詞 包含神笑的古詩詞(174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