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神化的詩詞(1525首)

    961 《十二時/憶少年》 宋·無名氏

    圣明代,海縣澄清。
    惠化洽寰瀛。
    時康歲足,治定功成。
    遐邇賀升平。

    962 《十二時/憶少年》 宋·無名氏

    恢皇統,宵旰勤考,正朔同規。
    留談經幄,來諫書帷。
    稽古極文思。
    尊耀魄、寶秩神祈。

    963 《十二時/憶少年》 宋·無名氏

    承平世,嘉祐壬寅。
    九月上旬辛。
    酒醪香旨,谷實豐珍。
    宗祀敞中宸。

    964 《奉禮歌》 宋·無名氏

    蒼蒼天色是還非。
    視下應疑。
    亦若斯。
    統元氣,覆無私。

    965 《蘇幕遮 依托呂洞賓,見董真人遇仙記》 宋·無名氏

    日常行,游四海。
    每日街前,鬧處為乞丐。
    口口相違化不回。
    暗損精神,只為凡情昧。
    苦勸君,生死大。
    頗奈頑愚,作業貪心煞。
    不肯修真犯天戒。
    墮落*都,受苦無年代。

    966 《折紅梅·隴上殘雪》 宋·無名氏

    隴上殘雪,曲水流斷,淑氣潛通。
    群花冷未吐,夜來梅萼,數枝繁紅。
    光奪化工。
    發艷色、不染東風。

    967 《絳都春·寒陰漸曉》 宋·無名氏

    寒陰漸曉。
    報驛使探春,南枝開早。
    粉蕊弄香,芳臉凝酥瓊枝小。
    雪天分外精神好。

    968 《失調名 自樂 疑此首為曲調》 宋·無名氏

    醉時節、就把青山靠。
    醒來時、興取瑤琴操。
    操的是、鶴鳴九皋,水色清,山色近,迥然閑自樂。
    俺也一如歸閬苑,登蓬島。
    且恁底、寄跡人間,與造化、同游太虛,保養得、形神俱妙。

    969 《春雪間早梅》 宋·無名氏

    梅將雪共春。
    彩艷灼灼不相因。
    逐吹霏霏能爭密,排枝碎碎巧妝新。
    誰令香來滿坐,獨使凈斂無塵。

    970 《涇尉徐絳於其廨得魯公破碑二十六字近又於碑》 宋·梅堯臣

    顏公忠血化為碧,顏公奇筆留在石。
    十存三四復不完,完者椎模少棱壁。
    許昌斷碣稱最佳,已經田火侵鉤畫。
    今復涇山好事人,別識偶得從糞礫。

    971 《送宣州簽判馬屯田兼寄知州邵司勛》 宋·梅堯臣

    寒溪翠拖碧玉帶,蒼山晴臥蛻骨龍。
    水邊苦竹抽肥筍,石上老蕨拳紫茸。
    泊船系纜宿明鏡,昭亭廟古攢瘦松。
    陰風雨電潭心起,云遮北嶺如墨濃。

    972 《和永叔桐花十四韻》 宋·梅堯臣

    湛湛碧井水,其上有梧桐。
    春隨井氣生,白花飛蒙蒙。
    曉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
    結實待瑞羽,歲晚半枯空。

    973 《希深惠書言與師魯永叔子聰幾道游嵩因誦而韻》 宋·梅堯臣

    聞君奉宸詔,瑞祝疑靈岫。
    山水聊得游,志愿庶可就。
    豈無朋從俱,況此一二秀。
    方蘄建春陌,十刻殘晝漏。

    974 《依韻和許待制病起偶書》 宋·梅堯臣

    桐柳陰陰翠色參,幔房深邃靜於巖。
    疾疑不是因蛇影,方秘曾傳白玉函。
    煉蜜有時蜂競至,墜膻無數蟻來銜。
    女奚困觸屏風響,林鳥饑尋橐木鹐。

    975 《次韻答黃仲夫七十韻》 宋·梅堯臣

    春風不擇草,萬卉皆發萌。
    盛夏一長養,秋實俱與成。
    舂粒以蒸炊,刈枯以煎烹。
    工師調五音,不問咸與韺。

    976 《和孫端叟寺丞農具十五首其五耒耜》 宋·梅堯臣

    古圣通物宜,揉斲資粒食。
    稼穡盡民勤,墾耕窮地方。
    推化本神農,維時思后稷。
    我老欲歸田,茲器已先識。

    977 《和通判太博雞冠花十韻》 宋·梅堯臣

    神農記百卉,五色異甘酸。
    乃有秋花實,全如雞幘丹。
    籠煙何聳聳,泫露更團團。
    取譬可無意,得名殊足觀。

    978 《送張圣民學士知登州》 宋·梅堯臣

    慕君才行美,風義亦倜儻。
    在遠恨未逢,既近不屢往。
    非以近為輕,恃易遂成曩。
    倏為東牟守,別我駐征鞅。

    979 《尹子漸歸華產茯苓若人形者賦以贈行》 宋·梅堯臣

    因歸話茯苓,久著桐君籍。
    成形得人物,具體存標格。
    神岳畜粹和,寒松化膏液。
    外凝石棱紫,內蘊瓊腴白。

    980 《姑蘇雜詠 洞庭山》 明·高啟

    朝登西巖望太湖,青天在水飛云孤。
    洞庭縹緲兩峰出,正似碧海浮方壺。
    嘗聞此山古靈壤,蛇虎絕跡歡樵夫。
    濤聲半夜恐魂夢,石氣五月寒肌膚。

    * 關于神化的詩詞 描寫神化的詩詞 帶有神化的詩詞 包含神化的古詩詞(152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