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祖身的詩詞(488首)

    121 《三年冬大禮五首》 唐·曹唐

    皇帝齋心潔素誠,自朝真祖報升平。
    華山秋草多歸馬,滄海寒波絕洗兵。
    銀箭水殘河勢斷,玉爐煙盡日華生。

    122 《圣政紀頌》 唐·來鵠

    三皇不書,五帝不紀。
    有圣有神,風銷日已。
    何教何師,生來死止。

    123 《詠史詩·軹道》 唐·胡曾

    漢祖西來秉白旄,子嬰宗廟委波濤。
    誰憐君有翻身術,解向秦宮殺趙高。

    124 《西京道中》 唐·羅隱

    半夜秋聲觸斷蓬,百年身事算成空。
    禰生詞賦拋江夏,漢祖精神憶沛中。
    未必他時能富貴,只應從此見窮通。
    邊禽隴水休相笑,自有滄洲一棹風。

    125 《言懷》 唐·張蠙

    不將高蓋竟煙塵,自向蓬茅認此身。
    唐祖本來成大業,豈非姚宋是平人。

    126 《宋二首》 唐·徐夤

    天爵休將儋石論,一身恭儉萬邦尊。
    賭將金帶驚寰海,留得耕衣誡子孫。
    締構不應饒漢祖,奸雄何足數王敦。

    127 《宋二首》 唐·徐夤

    天爵休將儋石論,一身恭儉萬邦尊。
    賭將金帶驚寰海,留得耕衣誡子孫。
    締構不應饒漢祖,奸雄何足數王敦。

    128 《詩》 唐·拾得

    諸佛留藏經,只為人難化。
    不唯賢與愚,個個心構架。
    造業大如山,豈解懷憂怕。
    那肯細尋思,日夜懷奸詐。

    129 《奉酬于中丞使君郡齋臥病見示一首》 唐·皎然

    宿昔祖師教,了空無不可。
    枯槁未死身,理心寄行坐。
    仁公施春令,和風來澤我。
    生成一草木,大道無負荷。

    130 《杼山禪居寄贈東溪吳處士馮一首》 唐·皎然

    青云何潤澤,下有賢人隱。
    路入菱湖深,跡與黃鶴近。
    野風吹白芷,山月搖清軫。
    詩祖吳叔庠,致君名不盡。

    131 《苕溪草堂自大歷三年夏新營洎秋及春…四十三韻》 唐·皎然

    萬慮皆可遺,愛山情不易。
    自從東溪住,始與人群隔。
    應物非宿心,遺身是吾策。
    先民崆峒子,淪景事金液。

    132 《山居八詠》 唐·常達

    身閑依祖寺,志僻性多慵。
    少室遺真旨,層樓起暮鐘。
    啜茶思好水,對月數諸峰。
    有問山中趣,庭前是古松。

    游俠生活

    133 《觀懷素草書歌》 唐·貫休

    張顛顛后顛非顛,直至懷素之顛始是顛。
    師不譚經不說禪,筋力唯于草書朽。
    顛狂卻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

    愛情感傷

    134 《贈抱麻劉舍人》 唐·貫休

    郡政今良吏,門風古縉紳。
    萬年唐社稷,一個哭麻人。
    憤烈身先死,敷揚氣益貞。
    天乎資大寶,泰矣見忠臣。

    135 《贈抱麻劉舍人》 唐·貫休

    郡政今良吏,門風古縉紳。
    萬年唐社稷,一個哭麻人。
    憤烈身先死,敷揚氣益貞。
    天乎資大寶,泰矣見忠臣。

    136 《遇五天僧入五臺五首》 唐·貫休

    十萬里到此,辛勤詎可論。
    唯云吾上祖,見買給孤園。
    一月行沙磧,三更到鐵門。
    白頭鄉思在,回首一銷魂。

    137 《酬尚顏》 唐·齊己

    取盡風騷妙,名高身倍閑。
    久離王者闕,欲向祖師山。
    幕府秋招去,溪鄰日望還。
    伊余豈酬敵,來往踏苔斑。

    138 《獨院偶作》 唐·齊己

    風篁清一院,坐臥潤肌膚。
    此境終拋去,鄰房肯信無。
    身非王者役,門是祖師徒。
    畢竟伊云鳥,從來我友于。

    139 《渚宮莫問詩一十五首》 唐·齊己

    莫問疏人事,王侯已任伊。
    不妨隨野性,還似在山時。
    靜入無聲樂,狂拋正律詩。
    自為仍自愛,清凈里尋思。

    140 《韶陽微公》 唐·齊己

    曲江晴影石千株,吾子思歸夢斷初。
    有信北來山疊疊,無言南去雨疏疏。
    祖師門接園林路,丞相家同井邑居。
    閑野老身留得否,相招多是秀才書。

    * 關于祖身的詩詞 描寫祖身的詩詞 帶有祖身的詩詞 包含祖身的古詩詞(48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