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碑者的詩詞(196首)
161
《題羅春伯所藏修禊序》 宋·樓鑰
東游登會稽,只見蘭亭不見碑。
北過中山府,欲訪此碑不知處。
閒從故家看墨本,如此二者絕難過。
曾經耶律氈裹去,至今胡虜猶知慕。
162
《哀鞏仲至》 宋·葉適
老衰哭無淚,行嘆復坐嗟。
荒涼鶴嗚村,尚友初萌芽。
當時各年少,涉世迷驪騧。
中天懸明月,爭欲伸手拿。
164
《李懷安挽詩》 宋·魏了翁
鄉邑賴蓍龜,天胡不憗遺。
與人交樂易,處世事平夷。
甚矣古堂者,傷哉今已而。
撫時懷牧守,忍淚讀劉碑。
165
《光武廟》 宋·徐照
帳閉爐煙聚,山龍帝者衣。
真人元有道,社鬼忽無威。
畫剝金猶在,碑平字半非。
鼓鳴村犬吠,祭罷數翁歸。
166
《游涪州北巖》 宋·程公許
恭惟同出自,斯文其在茲。
白衣帝王師,古聞今所疑。
慘澹涪江濱,煙雨衣無炊。
一編洗心易,后學之蓍龜。
169
《挽施子華》 宋·王柏
二五交運兮,雜糅乎剛柔。
美惡厚薄兮,何廩生之不侔。
厚者未必薰兮,薄者未必蕕。
羌寓形於溟涬兮,藐起滅之一漚。
170
《和劉疏軒雪堂韻》 宋·李曾伯
因君郢調問前蹤,賢者斯能樂雪宮。
四海香名寰宇外,百年公論黨碑中。
癯然鶴骨存生氣,寂甚鸞膠續古風。
留得墨池芳潤在,劃玄猶可憶揚雄。
171
《題董一之花木杪》 宋·方岳
君不見王子猷,剡溪夜雪之孤舟。
此翁百好不入眼,而雅與竹深相投。
君不見陶淵明,徽弦不具之古琴。
東籬把菊偶然耳,人或作圖傳至今。
172
《次韻徐宰雪句》 宋·方岳
雪花飛盡江頭蘆,秋崖有屋窗未糊。
嗅梅自可了孤寂,燃竹相與留須臾。
傳觀玉帝整嚴衛,雜沓環佩紛前驅。
夢隨姑射扣瑤陛,身入閶闔排銀鋪。
173
《二禽》 宋·方岳
鵲噪令公喜,鴉噪令公怒。
福兮挽不來,禍兮推不去。
咄哉之二蟲,於爾竟何與。
茅檐新雨晴,鵲聲哢圓嗉。
174
《閱視賞射》 宋·方岳
邊角悲鳴霜撲地,將校寧甘潑寒戲。
熊旗引隊柳營曉,大羽插腰生意氣。
虎皮半卷并鐵刀,臂鞲蜀錦團鵰袍。
士不敢喘那敢驕,肅聽號令惟所操。
175
《侄阿鐘覓字與詩》 宋·姚勉
阿鐘五歲已大奇,從我覓字與覓詩。
栗梨不愛愛紙筆,此意豈是尋常兒。
吟詩寫字非難事,字畫是心詩是志。
器量充周志氣宏,勁筆雄辭皆極致。
176
《蕪湖吉祥寺》 宋·黎廷瑞
寺創晉永和間,李升避難此山,后得國改永壽,宋景佑中賜今名。
寺中毀,有僧余者來,法鼓自鳴,道場復興。
* 關于碑者的詩詞 描寫碑者的詩詞 帶有碑者的詩詞 包含碑者的古詩詞(19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