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石蘚的詩詞(487首)
301
《游妙行寺》 宋·俞本
中峰蒼翠里,微徑入禪關。
石座香塵積,蓮池苔蘚班。
鶴盤云在樹,龍過雨侵山。
會得規中意,怡然一解顏。
302
《孫氏池亭》 宋·俞瑊
壁介山水間,幽棲愧尸祿。
眠食行坐處,山光水聲足。
嗟我心未厭,出郊搜勝躅。
嘗聞隱者居,未為人所目。
303
《寧壽寺》 宋·張湖山
丹級才升四望賒,香銷無復夢豪華。
向來馬氏殫殫力,要擬龍宮作佛家。
樹老煙霜臺殿古,石封苔蘚井欄斜。
上人不用蓮花漏,自有林梢報曉鴉。
304
《惠應廟》 宋·張徽
一家終日在樓臺,弈局斜兼畫卷開。
幽鳥影穿紅燭去,寒蟾光落素琴來。
釣絲暮惹蘋間浪,篆石春浮蘚上埃。
三數寺通溪畔路,好尋僧借度時杯。
306
《澹山巖》 宋·張遠猷
巖竇天下奇,黃詩天下稀。
洞明無所隱,石勢爭欲飛。
雷鼓今猶在,澹仙何未歸。
磨崖文斷滅,苔蘚卻成衣。
307
《留題伏波巖》 宋·章峴
江瀾洄洑嚙山根,山裂巖開石室存。
溺鬼夜呼千嶂黑,蟄龍晨起一川渾。
金沙試決通泉脈,翠壁閑題破蘚痕。
三伏幾人逃畏暑,豈惟河朔有清尊。
308
《化成巖》 宋·趙善堅
低帽白蕉衫,跨馬北巖路。
為我撤炎歊,時有清風度。
投策躡游屐,捫蘿窮幽趣。
怪石鳴瘦筇,狹徑窘危步。
309
《赤松觀》 宋·趙肅遠
入門蒼翠合,地暖不知冬。
羊化屋頭石,鶴歸山下松。
溪清云影動,碑老蘚痕封。
帝者師何在,清游未許從。
310
《翠光巖》 宋·鄭得彝
一棹巨川舟,相隨物外游。
芳塵曾未逐,春興若為酬。
酌石花陰濕,題巖蘚墨浮。
沙鷗應笑我,留住瀫溪頭。
311
《句》 宋·鄭德普
山蒸云氣晴能雨,泉挾風聲夏亦寒。
石潤黏蒼蘚,澗高流白云。
雁斷風仍急,鳥啼天正陰。
312
《送華山隱歸西湖故居》 元·王士熙
方士求仙入滄海,十二城樓定何在?金銅移盤露滿天,琪樹離離人不采。
軒轅高拱圣明居,群仙真人左右趨。
青牛谷口迎紫氣,白鶴洞中傳素書。
珊珊鳴佩星辰遠,寂寂珠庭云霧虛。
313
《游靈峰寺》 明·樊阜
步入靈峰寺,嵐霏翠濕衣。
野塘蒲葉短,石磴蘚花微。
潭靜龍長臥,山寒鶴未歸。
老僧茶話久,高閣轉斜暉。
314
《贈孫思和》 明·顧璘
東林一片石,綠蘚生秋痕。
時招葛巾客,對坐傾匏尊。
俯愛澗下水,仰觀枝上猿。
誰能策羸馬,日夕依朱門。
317
《登鐘山唯秀亭》 明·蘭江濋公
浥袂秀色時蒼蒼,馮陵八荒隘九陽。
裂地長江走腳下,巡檐赫日當吾旁。
楚天吳天云海寬,千山萬山蛟龍蟠。
采石沙頭人喚渡,大茅峰頂仙騎鸞。
眼底山川不盡識,蘚花石路空輦跡。
憶昔玄島看波時,六氣不動乾坤寂。
318
《無題》 明·劉昌
辭漢仙人去不存,偶因消渴望金盆。
晚風鄰笛吹花落,秋雨門鋪上蘚痕。
曾見鳴鑾迎帝子,豈知靈鵲誤天孫。
沉香亭北春如海,招得三生石上魂。
¤
* 關于石蘚的詩詞 描寫石蘚的詩詞 帶有石蘚的詩詞 包含石蘚的古詩詞(48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