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石底的詩詞(957首)
821
《贈朱道人》 宋·王柏
道人跨鶴遍天涯,偉觀絕景收拾歸。
點頭濡墨茅屋下,乘興吐出胸中奇。
百尺生綃冰樣潔,落筆一埽風雨馳。
遠水拍天窮萬折,怪石磽確蹲熊羆。
824
《山中》 宋·方岳
古木蒼藤正一丘,草廬吾亦愛深幽。
斷無俗物敢排闥,盡有好山堪倚樓。
已老始知書作崇,不才寧與命為仇。
石床只在松陰底,拳手支頭百不憂。
825
《復雪》 宋·方岳
自鄰蒼頭拿短壺,興成何必剡溪圖。
有給為者梅兄弟,豈易卑哉竹丈夫。
賓從野情紛燦熳,山川云氣上虛無。
相隨石鼎清如水,底用侯家暖玉爐。
826
《觀刈》 宋·方岳
石田犖確底須嫌,苦說頻年不下鎌。
煙雨一犁經老手,翻匙香雪十分甜。
828
《次韻張錄攜書見過》 宋·方岳
君家自有神奇在,底用濃熏到馬班。
黃石一編燈火外,紫芒雙劍斗牛間。
誰能莫府初開印,聞有詩人便入山。
雨過勘廳春草綠,與吾意思政相關。
829
《送鑒師住靈洲寺》 宋·李昴英
少年芹泮也儒冠,底事緇袍染異端。
孤島一燈開佛屋,長身七尺占僧單。
鐘鳴魚叩隨緣過,棹舞鷗飛取次看。
亭下聽經黿在否,石欄搖影碧波寒。
831
《游慈云》 宋·陳著
老懷不與世情更,才說閒行興翼然。
微濕易乾沙軟路,大寒卻暖雪晴天。
未曾到寺香先妙,底用尋梅山自妍。
笑問松邊人立石,汝知今日是何年。
832
《三井》 宋·陳著
兩崖削鐵上擎空,下有靈潭與井同。
龍出世時磐石透,水無底處洞天通。
余波噴作雷霆怒,大旱騰為霖雨功。
兄弟相攜看奇跡,腳跟牢立嶮巇中。
833
《似臧伯通》 宋·陳著
玉守魚符委任隆,規模新處見新功。
來從北斗光躔下,坐治南山紫翠中。
載路政聲如藥石,契天心畫在屏風。
深深到底清相映,一派碑潭水最公。
834
《似星同知》 宋·陳著
通守魚符委任隆,規模新處見新功。
來從北斗光躔下,坐治南山紫翠中。
載路政聲如藥石,契天心畫在屏風。
深深到底清相映,一派碑潭水最公。
835
《題河沙寺西崖》 宋·姚勉
河沙古寺臨江干,山如蜿蜒翠龍蟠。
入門雙石踞虎豹,排云萬竹森瑯玕。
山中有景開屏面,路入西崖羊角轉。
一湖橫陳白于銀,一溪西來凈如練。
836
《贈星學葉冰壺》 宋·何夢桂
祝融擲火驅六龍,火輪吐焰燒長空。
彤云掛樹凝翠歇,九根灼爛紅爐中。
黑菟喘嘯風不起,紫蛟嗔臥潛幽宮。
燕然山高倚絕壁,下有凌陰厚千尺。
837
《知盧可庵教諭鼓歌》 宋·何夢桂
崇牙樅樅,賁鼓逢逢。
始作這以荊衡底貢之新革,試叩之以巴蜀故產之孤桐。
雷震一聲草木拆,蠖信其屈龍起蟄。
天地訢合萬物蘇,陽氣宣聲陰屏跡。
839
《虎溪三笑圖》 宋·黎廷瑞
陰壁摻苦竹,秋池淡芙蓉。
二老廬山間,風味夙昔同。
亦有栗里人,心事黃花叢。
囊中無一錢,眼底四海空。
840
《鐵笛行贈丁云屋》 宋·黎廷瑞
斗牛之墟有伏龍,寶氣夜起天為虹。
雷公往矣不再逢,潭底高臥吟秋風。
忽羞珠宮薄且闕,返形化作紅爐雪。
背負七星雷吐舌,五色石墮天驚裂。
* 關于石底的詩詞 描寫石底的詩詞 帶有石底的詩詞 包含石底的古詩詞(95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