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知有為的詩詞(5897首)

    641 《鳳池小飲》 宋·鄧肅

    北山知有出郊心,為霽春寒十日陰。
    水石本為遷客共,一枝端欲寄深林。

    642 《和李堯俞郎中西歸有感》 宋·馮時行

    去留出處勿相關,煉得心丹已九還。
    自有文章為鼓吹,只將廓廟等云山。
    百年有酒堪留念,萬事無心忘駐顏。
    郎署分符舊名姓,安知不在覆盂間。

    643 《機簡堂自隱靜歸為萬年主人訪余林下相與道舊》 宋·吳芾

    果續佛慧命,作大善知識。
    我雖登禁涂,無功亦無德。
    但有憂國心,徒勞竟何益。
    掛冠歸林下,面亦無慚色。

    644 《機簡堂自隱靜歸為萬年主人訪余林下相與道舊》 宋·吳芾

    知心獨有師,相視笑莫逆。
    每思共談玄,傾倒此胸臆。
    江浙遙相望,恨不生羽翼。
    昨朝忽惠然,得得訪泉石。

    645 《耿曼老自去秋起歸興以被旨捄荒方有行色來告》 宋·吳芾

    去秋已作送君詩,豈意淹留復許時。
    端為九重憂歲歉,故令六轡緩歸期。
    萬人全活俱安業,二麥收成足療饑。
    此事一歸君妙畫,陰功當自有天知。

    646 《病中有感》 宋·吳芾

    大暑苦河魚,久乃變成痢。
    輾轉枕席間,百藥幾盡試。
    神氣頓索然,不止形容悴。
    自謂與鬼隣,偶然有生意。

    647 《葉性之有詩紀十五夜之集因用來韻》 宋·吳芾

    人生重行樂,樂事古難全。
    有如天邊月,多闕還少圓。
    又如牛女星,會合動經年。
    今夕群賢集,定知非偶然。

    648 《憂居杜門久廢筆硯茲因卜筑輒有所感不免破戒》 宋·吳芾

    平生事幽討,性與山水便。
    晚歲辟三徑,頗喜得地偏。
    遠不去桑梓,近與松楸連。
    青山枕其后,流水繞其前。

    649 《先公三池祠室學官相傳占為公署同年李南才毅》 宋·李流謙

    老仟有力在斯文,廩士余糧但一塵。
    列屋誦弦知所自,杏壇今秀幾株春。

    650 《登無為冠鰲亭分韻得山字》 宋·李流謙

    岱嵩拆裂滄溟翻,驚魂去干呼復還。
    故人勸我勉自寬,圣貴揚名懲毀殘。
    十生導師超物先,誓言一拜蠲冤煩。
    曉暾破霽山云搴,匹馬弄袖風翩翩。

    651 《喜雨》 宋·姜特立

    昨宵榾榾車聲喧,人情嗷嗷不得眠。
    今朝一雨忽大足,人聲車聲俱寂然。
    吁嗟血汗滴焦土,寸寸灌田亦良苦。
    天工作用瞬息間,百頃平疇如翠羽。

    652 《姜秘監挽詞》 宋·樓鑰

    文筆無勞巧剪裁,一時妙斲冠蘭臺。
    王楊仕宦曾相接,游夏淵源有自來。
    治獄心知有陰德,立朝人嘆有余才。
    功名回施與孫子,公亦何為不豫哉。

    653 《送王恭父倉部知洋州》 宋·樓鑰

    天清無云秋氣明,好風叢桂傳芳馨。
    乃於此時送君行,江空目短難為情。
    蚤從兩川馳大名,眉宇瑩徹春壺冰。
    語輒傾倒心地平,大篇小篇韶鈞鳴。

    654 《劉望之圖錄惠示文卷次韻為謝》 宋·樓鑰

    吾聞三峽江,湍流下無底。
    吾聞岷峨山,聳秀且千里。
    坤維氣淑靈,所產多名士。
    高文既鏗然,特立亦卓爾。

    655 《贈孫尉姑蘇紫石銚孫有詩次韻》 宋·虞儔

    吳儂生長水與云,不采蓮花拔蒲根。
    窮山鑿石出奇怪,顛坑仆谷無寒溫。
    宣和倖臣以佞進,橫江花石如云屯。
    造化有此誠瘡痏,奈何浮靡夸樸敦。

    656 《諸公和詩而菊開主簿沃同年乃有褒拂之語用韻》 宋·虞儔

    怪底花心轉,知從筆力回。
    不嫌嘲我瘦,良是為君開。
    白雪詞何有,黃雞曲漫催。
    待牽重九興,籬下醉徘徊。

    657 《寄懷畏知二首》 宋·趙蕃

    憶昨題詩歲且更,路長誰與附書行。
    登樓見說同王粲,為賦懸知似賈生。
    杜老性非真傲誕,元龍氣自舊崢嶸。
    天寒萬物皆收斂,惟有孤松獨向榮。

    658 《十一月二十三夜通夕不寐為賦梅詩且懷斯遠成》 宋·趙蕃

    婆娑風月隅,窈窕溪山宅。
    林園故幽幽,鷗鷺空脈脈。
    雖云有逢迎,未易相主客。
    桃李自成蹊,歲寒知松柏。

    659 《為施衢州作超覽堂詩三首》 宋·趙蕃

    為州古云樂,今蓋異昔時。
    看公振規模,于古端似之。
    乃知用有余,如體運四肢。
    茍能盡此道,天下何難治。

    660 《重賦畏知寓齋》 宋·趙蕃

    君昔少年日,起家官帝城。
    諸公盛稱許,往往動得名。
    夷途一步趨,可到公與卿。
    永懷松柏堅,高謝桃李榮。

    * 關于知有為的詩詞 描寫知有為的詩詞 帶有知有為的詩詞 包含知有為的古詩詞(589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