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知底的詩詞(1612首)

    761 《長蘅被放有懷》 明·鄭胤驥

    今年春榜新,聲黨多捷中。
    本謂子不疑,顧乃獨脫空。
    才名廿年余,猶復成虛哄。
    榮名偶然事,兒女浪飛動。

    762 《寒坐憶李獻吉》 明·鄭作

    雪花片片風吹過,書生破屋甘饑餓。
    去年甕頭新酒香,一尊兩尊遙餉我。
    今年新酒巾未漉,甕底堅冰椎不破。
    此時知子更愁思,擁被呻吟但僵臥。

    763 《又和題(一首)》 明·周永年

    聽說圖中風物美,但讀長歌已狂喜。
    喬木清川數里間,尺幅都收到曲幾。
    前有老杜后大蘇,能以詩章當畫史。
    二歌三讀轉興懷,少陵眉山相比擬。

    764 《周玄初禱雨詩》 明·朱友諒

    道人鞭龍出潭底,黑云一片山頭起。
    仰看紅日不見光,黑龍頭搖白龍尾。
    有時登壇步七星,一呼一吸成雷霆。
    白波翻空海水立,銀河落地天瓢傾。

    765 《放言五首 并序》 唐·白居易

    元九在江陵時,有《放言》長句詩五首,韻高
    而體律,意古而詞新。
    予每詠之,甚覺有味,雖前輩深于詩者,未有此作。

    哲理

    766 《東林寺白蓮》 唐·白居易

    東林北塘水,湛湛見底青。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莖。
    白日發光彩,清飚散芳馨。
    泄香銀囊破,瀉露玉盤傾。

    767 《酬夢得見喜疾瘳》 唐·白居易

    暖臥摩綿褥,寒傾藥酒螺。
    昏昏布裘底,病醉睡相和。
    末疾徒云爾,余年有幾何?
    [傳云:風淫末疾。
    末謂四肢。
    ]
    須知差與否,相去校無多。

    768 《木蓮樹生巴峽山谷間巴民亦呼為黃心樹》 唐·白居易

    大者高五丈涉冬不凋身如青楊有白文葉如桂厚大
    無脊花如蓮香色艷膩皆同獨房蕊有異四月初
    始開自開迨謝僅二十日忠州西北十里有鳴玉
    溪生者濃茂尤異元和十四年夏命道士毋丘元

    769 《空閨怨》 唐·白居易

    寒月沈沈洞房靜,真珠簾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燈底裁縫剪刀冷。

    閨怨

    770 《和陶飲酒二十首》 宋·蘇軾

    我坐華堂上,不必麋鹿姿。
    時來蜀岡頭,喜見霜松枝。
    心知百尺底,已結千歲奇。
    煌煌凌霄花,纏繞復何為。
    舉觴酹其根,無事莫相羈。

    771 《答孔周翰求書與詩》 宋·蘇軾

    身閑曷不長閉口,天寒正好深藏手。
    吟詩寫字有底忙,未脫多生宿塵垢。
    不蒙譏訶子厚疾,反更刻畫無鹽丑。
    征西自有家雞肥,太白應驚飯山瘦。
    與君相従知幾日,東風待得花開否。
    撥棄萬事勿復談,百觚之后那辭酒。

    772 《王鞏屢約重九見訪,既而不至,以詩送將官梁》 宋·蘇軾

    知君月下見傾城,破恨懸知酒有兵。
    老守亡何惟日飲,將軍競病自詩鳴。
    花枝不共秋攲帽,筆陣空來夜斫營。
    愛惜微官將底用,他年只好寫銘旌。

    773 《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宋·蘇軾

    太平宮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樓觀大秦寺延生觀仙游潭十九日aa1歸作詩五百言以記凡所經歷者寄子由遠人罹水旱,王命釋俘囚。
    分縣傳明詔,循山得勝游。
    蕭條初出郭,曠蕩實消憂。
    薄暮來孤鎮,登臨憶武侯。

    774 《景純見和復次韻贈之二首》 宋·蘇軾

    解組歸來道益光,坐看百物自炎涼。
    卷簾堂上檀槽鬧,送客林間樺燭香。
    淺量已愁當酒怯,非才尤覺和詩忙。
    何人貪佩黃金印,千柱耽耽鎖北岡。

    775 《次韻僧潛見贈》 宋·蘇軾

    道人胸中水鏡清,萬象起滅無逃形。
    獨依古寺種秋菊,要伴騷人餐落英。
    人間底處有南北,紛紛鴻雁何曾冥。
    閉門坐穴一禪榻,頭上歲月空崢嶸。

    776 《次韻潛師放魚》 宋·蘇軾

    法師說法臨泗水,無數天花隨麈尾。
    勸將凈業種西方,莫待夢中呼起起。
    哀哉若魚竟坐口,遠愧知幾穆生醴。
    況逢孟簡對盧仝,不怕校人欺子美。
    疲民尚作魚尾赤,數罟未除吾顙泚。
    法師自有衣中珠,不用辛苦沙泥底。

    777 《孔周翰嘗令仙源中秋以事留東武時陳君榮右王》 宋·蘇軾

    超然臺聞周翰乞此郡客有誦其詩者乃次其韻二篇以為他日一笑?此詩一題“和魯人孔周翰題詩二首”,而以現題為引。
    底本原收孔詩,今刪。
    ?壞壁題詩已五年,故人風物兩依然。
    定知來歲中秋月,又照先生枕曲眠。

    778 《趙閱道高齋》 宋·蘇軾

    見公奔走謂公勞,聞公隱退云公高。
    公心底處有高下,夢幻去來隨所遭。
    不知高齋竟何義,此名之設緣吾曹。
    公年四十已得道,俗緣未盡余伊皋。

    779 《江上值雪效歐陽體限不以鹽玉鶴鷺絮蝶飛舞之》 宋·蘇軾

    縮頸夜眠如凍龜,雪來惟有客先知。
    江邊曉起浩無際,樹杪風多寒更吹。
    青山有似少年子,一夕變盡滄浪髭。
    方知陽氣在流水,沙上盈尺江無澌。

    780 《次韻劉貢父所和韓康公憶持國二首》 宋·蘇軾

    夢覺真同鹿覆蕉,相君脫屣自參寥。
    顏紅底事發先白,室邇何妨人自遙。
    狂似次公應未怪,醉推東閣不須招。
    援毫欲作衣冠表,盛事終當繼八蕭。

    * 關于知底的詩詞 描寫知底的詩詞 帶有知底的詩詞 包含知底的古詩詞(161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