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言出於口,必至反其聲。小子聞人過,當知以孝聞。
不復問無違,祗應懿子知。尚愁人不省,以禮告樊遲。
姬泣賊由于,子辭必罪姬。為憂君不樂,寧死莫君知。
風雹忽止處,禾麥獨依然。料得天公意,知為孝子田。
色養傾余子,高名重一時。足為丞相喜,豈計外人知。
常恐愧屋漏,追懷在室詩。可憐忍死誦,不負乃今知。
祀灶令人富,相傳陰子方。安知田至孝,非在薦黃羊。
讀書無見處,與不讀書同。勿謂兒年小,能知孝與忠。
交州一村里,有嫗負薪行。萬里庾道愍,心知為所生。
當知元與凱,不出孝而忠。能舉十六相,斯為舜大功。
全歸有明訓,珍重恐傷膚。小子啟手足,吾今知免夫。
幼也知孝讓,居然合禮儀。休疑汝尚小,須信我饒為。
何忽省母病,每因身疾知。可憐張里正,尚得令君疑。
賊來那可邇,而敢以身迎。身豈不知愛,心乎恐母驚。
如何方謂嘆,乃爾復忻然。念汝祖無忝,知予道何傳。
直以孝為謚,真無愧此心。可憐張說嘆,知得子余深。
史以太伯比,斯評恐未真。我知東海意,不忍母他人。
我念卿毋怪,難拚膝上兒。好將南內意,說與肅宗知。
既知為異物,號泣絕還生,未有蠐螬炙,翻令母目明。
異哉宗子孝,親疾遠關心。每驗痛大小,因知疾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