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知之者的詩詞(1724首)

    361 《送從吉禪者》 宋·釋重顯

    君不見行路難,亦容易,握草為金不為貴。
    難曾平地涌波瀾,易復到處列祥瑞。

    362 《緣識》 宋·宋太宗

    玄珠玄珠存今古,總在眼前無一睹。
    圓似明珠照十方,或來或去寒無雨。
    本是真,玄中圣,天仙地仙收不盡。

    363 《題李師儒上舍稽古堂》 宋·曾豐

    今人不足與之謀,心向三都以上游。
    有集可明經子史,無秦那別夏商周。
    心融口笑先儒泥,一萬余言解三字。
    粹精還我聞未聞,糟粕從渠味無味。
    懸知書者古之余,稷契皋夔讀何書。
    猶期立腳群賢上,更請回頭萬物初。

    364 《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李程也)》 唐·韓愈

    盆城去鄂渚,風便一日耳。
    不枉故人書,無因帆江水。
    故人辭禮闈,旌節鎮江圻。
    而我竄逐者,龍鐘初得歸。

    365 《君子勿郁郁士有謗毀者作詩以贈之》 唐·孟郊

    君子勿郁郁,聽我青蠅歌。
    人間少平地,森聳山岳多。
    折輈不在道,覆舟不在河。
    須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

    366 《西涼伎-刺封疆之臣也》 唐·白居易

    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
    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
    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

    367 《贈z6光上人草書歌》 唐·吳融

    篆書樸,隸書俗,草圣貴在無羈束。
    江南有僧名z6光,紫毫一管能顛狂。
    人家好壁試揮拂,瞬目已流三五行。

    368 《賀新郎(五用韻·讀坡公《和陶詩》,其九篇為重九作,乃敘坡事而賦之)》 宋·劉克莊

    行樂尤宜少。
    憶坡公、洞簫聽罷,劃然長嘯。
    四海共知霜鬢滿,莫問近來何妙。
    也不記、金蓮曾照。

    369 《劉行簡見借詩稿以長句歸之》 宋·沈與求

    文章偏忌聲名早,富貴政須門第好。
    了知二物不相關,風月膏粱兼者少。
    劉郎天韻真不凡,飛騰宜在蓬萊島。
    年來窮愁已到骨,只有珠璣落殘稿。

    370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路隋》 宋·林同

    兒貌酷類父,母知兒不知。
    可堪引鏡照,正復益兒悲。

    371 《題興寧縣東文嶺瀑泉,在夜明場驛之東》 宋·楊萬里

    筍輿路轉崖欹傾,只聞滿山泉水鳴。
    卷書急看已半失,眼不停注耳細聽。
    石如鐵色黑,壁立鏡面平。
    水從鏡面一飛下,蘄笛織簟風漪生。

    372 《和甫得竹數本于周翰喜而作詩和之》 宋·黃庭堅

    初侯一畝宮,風雨到臥席。
    前日筑短垣,昨日始封植。
    平生歲寒心,樂見歲寒色。
    翩翩佳公子,為致一窗碧。

    373 《杕柏寄傅欽之三首》 宋·司馬光

    洋洋者膛,泛彼中流,于渚于洲。
    思其可思,知其可知。
    其逝勿追,其來勿期。

    374 《聽文都知吹簫》 宋·梅堯臣

    虞舜已去蒼梧野,秦女驂鸞無復下。
    簫管人間不解傳,帝樂部中能亦寡。
    欲買小鬟試教之,教坊供奉誰知者。
    晏識文公始致來,勸接賤生宜強且。

    375 《送張圣民學士知登州》 宋·梅堯臣

    慕君才行美,風義亦倜儻。
    在遠恨未逢,既近不屢往。
    非以近為輕,恃易遂成曩。
    倏為東牟守,別我駐征鞅。

    376 《送王道粹學士知亳州》 宋·梅堯臣

    古者二千石,高車駕青驪。
    車前陳曲蓋,車後建朱旗。
    金鼓鳴兩傍,壺漿擁通逵。
    所以重威惠,所仰撫惸嫠。

    377 《送晁監丞赴婺州關市之役》 宋·王禹偁

    關征市賦縻賢俊,誰愛此官為吏隱。
    將作晁丞于役時,婺女星臨海邊郡。
    黃絹辭高位尚卑,白華行潔身猶困。
    會待時來即并伸,也知道在終無悶。

    378 《送張宗益工部知相州》 宋·文同

    學術深沉久未施,晚登臺省世方知。
    詩章好奏周文廟,字法宜磨魏武碑。
    禁掖便當提大筆,名藩猶自擁高麾。
    應憐共試金坡者,答颯渾如鄭鮮之。

    379 《次韻徐審知寄贈古句》 宋·趙蕃

    倦游歷落三載中,重來觸事多不同。
    舊交云散隔山岳,在者一二莫我從。
    新知喜獲徐孺子,年少已有諸老風,譬之寶劍雖尚伏,清夜往往舒長虹。

    380 《季奕枉詩送行借審知韻奉別并呈伯元》 宋·趙蕃

    往年敵來如破竹,九州泛若浮海粟。
    鄭公仗節守馮翊,毅然可殺不可辱。
    飄流南浮適茲里,平生行事耳目熟。
    幾回下馬過其墳,溪水洄洄抱山足。

    * 關于知之者的詩詞 描寫知之者的詩詞 帶有知之者的詩詞 包含知之者的古詩詞(172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