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前仙琕生無愧,鼓下蠻奴死合羞。三尺吳縑暗塵土,凜然蒼鶻欲橫秋。
龍龜不再出,誰能探真精。圖書天所付,手授之二程。欲知千載意,窗外草青青。
三十六宮中,手探足還躡。一元十二會,理亂在自睫。我欲從先生,□□□□□
性命同一原,誰能發其奧。茫茫太虛中,指出天與道。精思與力踐,千古為獨到。
石井初筮時,已將教為政。真成叔梁紇,有子為孔圣。至今鰲山下,過者莫不敬。
六經重刊定,炳炳如日月。毫分而樓析,反約以詳說。千載開我人,遺書□□□。
炎炎太平翁,誰敢觸其諱。乞梟之藁街,公乃明大義。至今讀諫疏,凜凜有生氣。
成佛經千祀,鐫崖已一章。為憐塵世病,故作大醫王。黃面無苔蘚,青螺奈雪霜。灘聲門外轉,萬古閱舟航。
輕瀾還故潯,墜軫無遺音。好在池邊竹,猶存虛直心。往復二十年,每見唯清吟。覺性既自如,世味隨浮沈。瑯瑯白云姿,悵望空山岑。豈不悟至理,悲來難可任。
至人如幻千億身,若以色觀皆世人。大千初自一漚發,變化誰能知本因。移天宮殿著人世,斷取無異陶家輪。當年紫磨已殊勝,后來浮海亦有神。
金粟如來瘦如臘,坐上文殊秋月圓。法門論極兩相可,言語不復相通傳。至人養心遺四體,瘦不為病肥非妍。誰人好道塑遺像,鮐皮束骨筋扶咽。
入門荷香凈,步屧柳陰濕。欲寫情郁陶,翻引興蕭瑟。瞻望堂中人,玉色而山立。六學妙經綸,未試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