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晚高堂續構成,獨橋雙澗步秋清。牽籬野蔓殘花影,繞戶林塘過雨聲。種術圃通黃葉路,采芝人老白云扃。誅茅擬傍朋山主,且遂茅茨話拾荊。
歲暮青條已見梅,余花次第相爭開。淮南無此山林勝,作意春風更一來。
欲作青原掛搭僧,傳聞米價逐時增。繞腰三篾非難事,空腹何能念葛藤。
於皇永昌陵,食龜大梁都。坐控天下樞,卜世周鼎俱。圣賢六七作,夷夏同康衢。懷鴆玩積安,厝火忘細娛。
重陽師父談爐灶。全在心田了。山侗亦認本來真。性停命住,永永是吾神。從今內外成顛倒。漸漸通明道。故將詩曲勸多人。猜得春花秋月好
我石榴栗果,金卻要公猜。衣引個白衣來。是人非不采。學非干大道,元營養嬰孩。端午正出君懷。印何曾姓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