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相同處的詩詞(1367首)

    641 《念奴嬌(菊)》 宋·鄭清之

    楚天霜曉,看老來秋圃,寒花猶在。
    金闕栽培端正色,全勝東籬風采。
    雅韻清虛,幽香淡泊,惟有陶家愛。
    同他塵世,落紅愁處如海。

    642 《三元里》 清·張維屏

    三元里前聲若雷,千眾萬眾同時來。
    因義生憤憤生勇,鄉民合力強徒摧。
    家室田廬須保衛,不待鼓聲群作氣,婦女齊心亦健兒,犁鋤在手皆兵器。

    643 《天臺游山》 宋·陳知柔

    煙蘿穿幾重,柴車倦驅駕。
    忽尋鐘磬音,山腰得僧舍。
    主僧聞我來,曳杖出相迓。
    揖我坐虛閣,登臨欠臺榭。

    644 《泊平望吊玄真子》 宋·孫銳

    仙非勝地仙不升,地非仙跡地不靈。
    古今絕勝天下景,多為羽客梯云軿。
    松江之南平望驛,千古清名垂載籍。
    遺基廢井雖不存,依舊湖光接天碧。

    645 《游黃山留題》 唐·王揆

    地靈山秀景清虛,健羨游人興有余。
    黃葉盡時分疊嶂,白云深處見精廬。
    去同靈運低前屐,同與浮丘攬右裾。
    自嘆塵勞羈鞅甚,林泉高趣苦相疏。

    646 《璇璣圖》 南北朝·蘇蕙

    琴清流楚激弦商秦曲發聲悲摧藏音和詠思惟空堂心憂增慕懷慘傷仁
    芳廊東步階西游王姿淑窈窕伯邵南周風興自后妃荒經離所懷嘆嗟智
    蘭休桃林陰翳桑懷歸思廣河女衛鄭楚樊厲節中闈淫遐曠路傷中情懷
    凋翔飛燕巢雙鳩土迤逶路遐志詠歌長嘆不能奮飛妄清幃房君無家德

    647 《贈鄒葆光道士》 宋·曹仙家

    羅浮道士真仙子,躍出樊籠求不死。
    冰壺皎潔水鑒清,洞然表里無塵滓。
    叱咤雷霆發指端,馘邪役鬼篆飛丹。
    朝吞露氣松窗暖,夜禮星辰玉簡寒。

    648 《灘石八陣圖行》 宋·王剛中

    我生孔明后,相望九百載。
    我想孔明賢,巍然伊呂配。
    奇謀勇略夸雄師,大節英風蓋當代。
    木牛流馬何足言,八陣遺蹤千古在。

    649 《代上何樞密》 宋·許應龍

    宋元憲公王沂公,妙齡擢第魁南宮。
    清華歷遍升諫省,雍容二府亮天工。
    卻斂經綸來望郡,一鎮天雄一鎮鄆。
    政聲洋溢徹宸聰,丹詔紫泥催入覲。

    650 《石堂歌》 宋·元在庵主

    吾斲石堂無變怪,土缶瓦鼓閑游戲。
    一钁相隨萬事空,十二時中空捉擊。
    牢捉擊,不在三閒前后際。
    拍將兩手笑呵呵,這個消息不容易。

    651 《送杜靖國知連州》 宋·鄭俠

    杜氏世德光無前,聲華行實相輝鮮。
    蕢之職也在刀匕,親舉罰爵平公筵。
    預之聞見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詩為郡守稱杜母,南陽之人今尚傳。

    652 《篆冢歌(有序)》 元·錢惟善

    包羲卦畫龜龍出,頡俑造書鬼夜泣。
    俯觀鳥獸迒蹄跡,依類象形文字立。
    以迄五代咸東封,改易殊體靡有同。
    周官保氏教國子,六書大義開群蒙。

    653 《自軍莊尋滴水巖下作》 明·黃輝

    老龍攫天來,神工郁隨從。
    振鬛生群巒,觸頷盡虛空。
    有地皆天行,是石作水用。
    小龍引雙須,顧盼左右縱。

    654 《題畫》 明·王紱

    結屋千山萬山里,軒窗四面峰巒起。
    卷幔晴招嶺上云,烹茶夜汲巖前水。
    二三高人同素心,杖藜時復來幽林。
    抱琴相延坐亭上,一曲雅諧山水音。
    屋頭隙地肯相許,愿作比鄰共相處。
    剩采松花釀玉醪,更覓黃精斫春雨。

    655 《至嚴州遺文員外煥代致其母平安意也》 明·魏觀

    升堂拜慈母,容色穆以和。
    兩孫慰目前,炯炯瓊玉柯。
    呼名使之拜,拜罷仍撫摩。
    問我之金華,與子相見么?再拜覆母言,道取嚴陵過。

    656 《虔州八境圖八首(〔原無引,據它本補·〕)》 宋·蘇軾

    《南康八境圖》者,太守孔君之所作也,君既作石城,即其城上樓觀臺榭之所見而作是圖也。
    東望七閩,南望五嶺,覽群山之參差,俯章貢之奔流,云煙出沒,草木蕃麗,邑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
    觀此圖也,可以茫然而思,粲然而笑,嘅然而嘆矣。
    蘇子曰:此南康之一境也,何従而八乎?所自觀之者異也。

    657 《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宋·蘇軾

    太平宮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樓觀大秦寺延生觀仙游潭十九日aa1歸作詩五百言以記凡所經歷者寄子由遠人罹水旱,王命釋俘囚。
    分縣傳明詔,循山得勝游。
    蕭條初出郭,曠蕩實消憂。
    薄暮來孤鎮,登臨憶武侯。

    658 《武昌西山》 宋·蘇軾

    春江淥漲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誰栽。
    憶從樊口載春酒,步上西山尋野梅。
    西山一上十五里,風駕兩腋飛崔嵬。
    同游困臥九曲嶺,褰衣獨到吳王臺。

    659 《和陶王撫軍座送客再送張中·》 宋·蘇軾

    胸中有佳處,海瘴不能腓。
    三年無所愧,十口今同歸。
    汝去莫相憐,我生本無依。
    相從大塊中,幾合幾分違。

    660 《再和云龍歌留陸務觀西湖小集且督戰云》 宋·楊萬里

    我愿身為云,東野化為龍。
    龍會入淵云入岫,韓子卻要長相逢。
    作意相尋偏不值,不知今年是何歲。
    剡藤玉板贈一番,延珪鳥丸灑未乾。

    * 關于相同處的詩詞 描寫相同處的詩詞 帶有相同處的詩詞 包含相同處的古詩詞(136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