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從思益峰游后,晚到楞伽寺歇時。照水姿容雖已老,上山筋力未全衰。行逢禪客多相問,坐倚漁舟一自思,猶去懸車十五載,休官非早亦非遲。
四面山形斷,樓臺此迥臨。兩峰高崒屼,一水下淫滲。鑿石西龕小,穿松北塢深。會當來結社,長日為僧吟。
送別友人抒懷
寫花感傷青春
當年蜀道秦關,萬里飄然往還。酒病曾留西縣,眼明初見南山。
籌筆門前芳草,回龍道上青山。萬里猶能夢到,再游未信天慳。
幅巾筇杖立籬門,秋意蕭條欲斷魂。恰似嘉陵江上路,冷云微雨濕黃昏。
憶昔西行萬里余,長亭夜夜夢歸吳。如今歷盡風波惡,飛棧連云是坦途。
滄波極目江鄉恨,衰草連天塞路愁。三十年間行萬里,不論南北怯登樓。
能狂直須狂,會意自不惡。蚤知筋力衰,此事屬先覺。公詩應鍾律,豈異趙人鐸。我為折腰吏,王役政敦薄。
昔人有真意,政在無美惡。微言見端緒,垂手延後覺。大聲久輟響,誰繼夫子鐸。長笑二南閑,斯道公不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