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百感身的詩詞(300首)

    101 《聞同庚不幸有感》 宋·吳芾

    我生甲申歲,同歲知幾人。
    十中無一在,使我涕隕巾。
    嘗試屈指數,誰登要路津。
    不過五六輩,蹤跡半已陳。

    102 《林叔和見訪道舊感嘆因以為贈》 宋·葉適

    與子異州壤,取友四十年。
    狂心蚤探索,出語乾道前。
    向來朱建安,拊手笑淵源。
    小心承父昆,刻意睎回騫。

    103 《感懷》 宋·方岳

    去國何年年一丘,於今已換幾公侯。
    不知我者謂為拙,是有命焉那用求。
    舴艋舟應容釣蟹,麒麟閣不畫騎牛。
    百年長短身余幾,付與西風汗漫游。

    104 《病起有感》 宋·何夢桂

    聲乾木鐸誰鈴非,天地無情世運奇。
    吾道悠悠川水逝,人才落落曉星稀。
    百年上身千年遠,萬個人中一個知。
    一曲汾亭彈未盡,卻教漁父洩天機。

    105 《聞楊大受凌吉叟吳次山諸友訃音有感二首》 宋·仇遠

    少長皆吾友,相期滿百齡。
    生分青白眼,死隔短長亭。
    蕉本身為幻,藤床夢是醒。
    中山醇酒在,且醉學劉伶。

    106 《久病有感因示后學》 宋·釋智圓

    羸病身未死,輕安人屢亡。
    穹旻不可問,浮世轉加傷。
    三十共嗟短,百年同好長。
    未能齊一夢,何以事空王。

    107 《感事二首》 宋·張嵲

    投身魑魅域,寧免眾鬼欺。
    黃昏風雨集,所向道路迷。
    一鬼在前嘯,群鬼爭和之。
    從以眾妖鳥,紛披鳴樹枝。

    108 《讀蕭何傳有感》 宋·張镃

    漢祖肇炎圖,三杰咸輔翼。
    功成及酬賞,相國獨第一。
    發蹤指示語,誰曰匪其實。
    焉知英主心,方謹操縱術。

    109 《次韻費夢得晚秋感懷三首》 宋·郭印

    日落秋風晚,孤心正北飛。
    地寒戎馬健,天闊塞鴻稀。
    翠葆幾時復,青山百匝圍。
    何當身傅羽,絕域問龍衣。

    110 《子山弟因病有感喜成長句》 宋·錢時

    本支兄弟十一人,眼前僅有六人存。
    于中少者亦頭白,世事短長難具論。
    老兄年來苦多疾,安樂窩中且將息。
    肯復營營供物奴,頗聞吾弟今得力。

    111 《傷感》 宋·釋文珦

    百萬長驅入戰塵,幾人能保去時身。
    古來戰將知多少,盡作青青塞草春。

    112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云無心而不羈,谷有應而相宜。
    寂住通感,圓明了知。
    性汪洋而海有受,氣突兀而山不移。
    百年身后所須物,問取南陽忠國師。

    113 《感懷》 宋·舒岳祥

    時事傳來日日新,信疑相半向誰詢。
    一寒一暑成吾老,多雨多愁過卻春。
    酒畔暫休無限事,花前難買自由身。
    百年猶有四十在,須見升平作幸民。

    114 《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
    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高中文言文樂府民謠寫人愛情

    115 《天問》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楚辭

    116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117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118 《西征賦》 魏晉·潘安

    歲次玄枵,月旅蕤賓,丙丁統日,乙未御辰。
    潘子憑軾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詠史寫景

    119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120 《長恨歌》 唐·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唐詩三百首寫人愛情諷喻敘事長詩

    * 關于百感身的詩詞 描寫百感身的詩詞 帶有百感身的詩詞 包含百感身的古詩詞(30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