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白閣的詩詞(21首)

    1 《因假歸白閣西草堂》 唐·岑參

    雷聲傍太白,雨在八九峰。
    東望白閣云,半入紫閣松。
    勝概紛滿目,衡門趣彌濃。
    幸有數畝田,得延二仲蹤。

    2 《寄白閣默然》 唐·姚合

    白閣峰頭雪,城中望亦寒。
    高僧多默坐,清夜到明看。
    世上無諸苦,林間只一餐。
    嘗聞南北教,所得比師難。

    3 《寄白閣默公》 唐·賈島

    已知歸白閣,山遠晚晴看。
    石室人心靜,冰潭月影殘。
    微云分片滅,古木落薪干。
    后夜誰聞磬,西峰絕頂寒。

    唐詩三百首離別規勸

    4 《長孫霞李溟自紫閣白閣二峰見訪》 唐·賈島

    寂寞吾廬貧,同來二閣人。
    所論唯野事,招作住云鄰。
    古寺期秋宿,平林散早春。
    漱流今已矣,巢許豈堯臣。

    5 《懷白閣道侶》 唐·貫休

    寒思白閣層,石屋兩三僧。
    斜雪掃不盡,饑猿喚得應。
    香然一字火,磬過數潭冰。
    終必相尋去,孤懷久不勝。

    6 《寄白閣元貞》 宋·釋保暹

    一間歸白閣,更不入長安,絕頂無人上,西鳳徹夜寒。
    懸崖乘雪度,飛瀑過云看。
    應念馳名者,青門得路難。

    7 《和令狐相公尋白閣老見留小飲因贈》 唐·劉禹錫

    傲士更逢酒,樂天仍對花。
    文章管星歷,情興占年華。
    宦達翻思退,名高卻不夸。
    惟存浩然氣,相共賞煙霞。

    8 《冬夜寄白閣僧》 唐·劉得仁

    營營不自息,暌闊數年情。
    林下期難遂,人間事旋生。
    鳥棲寒水迥,月映積冰清。
    石室焚香坐,懸知不為名。

    9 《霽后寄白閣僧》 唐·馬戴

    蒼翠霾高雪,西峰鳥外看。
    久披山衲壞,孤坐石床寒。
    盥手水泉滴,燃燈夜燒殘。
    終期老云嶠,煮藥伴中餐。

    10 《題游仙閣白公廟》 唐·李嘉祐

    仙冠輕舉竟何之,薜荔緣階竹映祠。
    甲子不知風馭日,朝昏唯見雨來時。
    霓旌翠蓋終難遇,流水青山空所思。
    逐客自憐雙鬢改,焚香多負白云期。

    11 《早春與張十八博士籍游楊尚書林亭…兼呈白馮二閣老》 唐·韓愈

    墻下春渠入禁溝,渠冰初破滿渠浮。
    鳳池近日長先暖,流到池時更不流。

    12 《和令狐相公春日尋花有懷白侍郎閣老》 唐·劉禹錫

    芳菲滿雍州,鸞鳳許同游。
    花徑須深入,時光不少留。
    色鮮由樹嫩,枝亞為房稠。
    靜對仍持酒,高看特上樓。
    晴宜連夜賞,雨便一年休。
    共憶秋官處,馀霞曲水頭。

    13 《和李十二舍人、裴四二舍人兩閣老酬白少傅見寄》 唐·姚合

    罷草王言星歲久,嵩高山色日相親。
    蕭條雨夜吟連曉,撩亂花時看盡春。
    此世逍遙應獨得,古來閑散有誰鄰。

    14 《園通白衣閣》 宋·釋懷賢

    白衣閣外繞珠欄,人在琉璃菡萏間。
    誰把此花為刻漏,修行不放一時間。

    15 《題西白山齊云閣》 宋·釋仲皎

    山云吹斷路頭開,此處疑穿月脅來。
    怪底行人看碧落,笑談容易作風雷。

    16 《圓通院白衣閣》 宋·秦觀

    無邊剎境一毫端,同住澄清覺海間。
    還似此花并此葉,壞空成往未曾閑。

    17 《圓通院白衣閣》 宋·秦觀

    一根反本六根同,古佛傳家有此風。
    滿目紅蕖參翠蓋,不唯門里獲圓通。

    18 《與杜進士寅登白蓮閣對雨》 明·高啟

    遠愁高樹共離離,風逆潮聲上浦遲。
    海客市中煙起處,江僧閣外雨來時。
    船歸杳靄唯聞櫓,店隱蒼茫不見旗。
    回首南朝今幾寺,可堪重詠牧之詩?

    19 《登白蓮閣貽幼文》 明·高啟

    思君曾此望西州,誰信歸來得共游。
    只是當時舊山水,如何重看不勝愁。

    20 《秋盡日陪諸友登白佛閣》 宋·文同

    危剎隱高阜,孤軒橫碧虛。
    登臨賞秋杪,笑傲樂公余。
    野外景入畫,坐中歡可書。
    重城已嚴鑰,歸馬尚踟躕。

    * 關于白閣的詩詞 描寫白閣的詩詞 帶有白閣的詩詞 包含白閣的古詩詞(2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