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白水身的詩詞(1293首)
921
《沁園春 虎》 元·王*
生在西山,常居東谷,出沒無時。
向枯樹巖前,幽泉澗畔,饑*渴飲,飽暖隨宜。
一任縱橫,平生勇猛,走入叢林萬木披。
誰知得。
922
《用東坡武昌寒溪韻三篇》 宋·朱槔
故園山水真奇哉,三經蘭菊當年栽。
自嗟流浪不知返,江城曉角愁吹梅。
詩書邀我忽半世,車轂前卻連崔嵬。
試尋夷路到圣處,馬力已竭煩輿臺。
923
《練裙帶詩》 宋·韓希孟
我質本瑚璉,宗廟供頻蘩。
一朝嬰禍難,失身戎馬間。
寧當血刃死,不作衽席完。
漢上有王猛,江南無謝安。
924
《八月十四日對酒》 元·邊元鼎
梧桐葉凋轆轤井,萬籟不動秋宵水。
金杯瀉酒艷十分,酒里華星寒炯炯。
須臾蟾蜍弄清影,恍然不是人間景。
金波談蕩桂樹橫,孤在玻璃千萬頃。
925
《效杜甫七歌在長洲縣作》 清·余懷
有客有客字船子,平生赤腳踏海水。
身經戰斗少睡眠,功名富貴徒為爾。
自比稷契何其愚,非薄湯武良有以。
嗚呼一歌兮歌激昂,日月慘淡無晶光。
926
《感懷詩五首》 明·袁中道
鳳神緣戢羽,麝走為遺香。
如何英靈士,耿耿露寒芒。
激芃多大韻,摶黍見顛狂。
世路雖險巇,藏身亦乖方。
927
《行路難·行路難》 元·張憲
行路難,前有黃河之水,后有太行之山。
車聲宛轉羊腸坂,馬足蹭蹬人頭關。
白日叫虎豹,腥風啼狗犴,拔劍四顧使我摧心肝。
東歸既無家,西去何時還?行路難,重咨嗟。
928
《憩宮偶成》 宋·常楙
松風朝來入夢頻,公余乘興去尋真。
紅塵物外長清境,白日壺中不老春。
柏子灰寒煙寂寂,桃花風暖水粼粼。
逍遙羽士閑如許,愧我浮名役此身。
930
《題江國錄先生石室》 宋·陳尚文
海甯邑屋千山環,幽人更愛山中山。
山城已遠人煙寒,江君石室深巑屼。
聞君十載棲長安,焉能斂翼縈巖巒。
臥龍要自南陽蟠,東山不為攜紅顏。
931
《重修圣濟院》 宋·陳有聲
蒙泉距宜春,相去百余里。
有僧來問余,借問何姓氏。
乃余昔所敬,見之蹙然喜。
敘余語未既,省記到山始。
932
《不寐二首》 宋·黃甲
雨歇夜初霽,鵲飛星正疏。
乾坤燈下影,魂魄枕邊書。
隔水分更漏,前身想木魚。
岑岑天欲曙,頭白不堪梳。
934
《天柱雉兒行》 宋·利書記
當年江上揚風舲,淮山望極排空青。
今登天柱賞潛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禪業一室因棲寄,選勝尋幽產真偽。
虛廊揩蘚讀殘碑,三百年前刊異事。
935
《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 宋·劉騭
徐孺亭邊水石連,高名頻見野僧傳。
篋中書滿思安世,樓上詩成憶仲宣。
已說爛何忘意遠,定知焦尾用心專。
寒溪乘興云迎棹,秋夜娛賓月照筵。
936
《天邊風露樓漫題》 宋·盧玨
十二闌干俯碧溪,憑高一覽萬山低。
晴灘歷歷輕帆上,煙樹重重幽鳥啼。
但覺興隨流水遠,不知身與白云霽。
年來先寄東君信,多種梅花在屋西。
937
《餞光祿兩張卿退居》 宋·呂溱
江上筑臺遺世塵,堂上虛白見天真。
丹心許國平生事,皓道還家自在身。
水樹芬馨憐茝蕙,雪軒顏色愛松筠。
清時解紱端榮佚,不獨賢哉詠古人。
938
《擬張籍上裴晉公》 宋·錢易
午橋莊上千竿竹,綠野堂中白日春。
富貴極來唯嘆老,功名高后轉輕身。
嚴更未報皇城里,勝賞時游洛水濱。
昨日庭趨三節度,淮西曾是執戈人。
939
《春晴》 宋·史衛卿
平明晴可愛,眼界一湖春。
不見水中鷺,惟多堤上人。
梅花已白盡,柳色正青新。
日暮無歌舞,清幽屬野身。
940
《偈頌九十三首》 宋·釋梵琮
太白禪師,全無伎倆。
一錫飛來,占斷千嶂。
以中心樹,建立圣像。
合水和泥,根生土長。
不用換骨脫胎,不須起模打樣。
一段真實身心,腦后圓光萬丈。
* 關于白水身的詩詞 描寫白水身的詩詞 帶有白水身的詩詞 包含白水身的古詩詞(129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