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癡身的詩詞(363首)
121
《每日念佛懺悔發愿文》 宋·釋遵式
我今稱念阿彌陀,真實功德佛名號。
惟愿慈悲垂攝受,證知懺悔及所愿。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122
《悲二子聊句》 宋·蘇舜元
有客自遠方,來以二子說。
穆子病疾初,家事巨細缺。
鄰人苦其求,翳師久以決。
案杯小大空,布被旁午裂。
123
《八識詩》 宋·徐天錫
兄弟八個一個癡,其中一個最蹺蹊。
五個向外能經紀,止留一個看家計。
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景為風。
愛口特種根身立,去后先來作主翁。
不動地邊方舍藏,金剛道后畢然空。
大圓鏡智成無漏,普照十方塵剎中。
124
《還家寄邢德允》 宋·曾黯
年來已是飽知津,倦客空驚老大身。
傍塞兵戈猶曩日,滿園桃李又新春。
半生飄泊成何事,一味癡頑略勝人。
欲問洛翁功用處,夢中了了醉中真。
125
《閑居》 宋·曾黯
綠發老梅千百樹,梅邊略彴是吾家。
一窗西日不知晚,十月南枝無數花。
誰信閑身惟鶴伴,自憐愁眼得書遮。
閉門兀兀太癡絕,起喚扁舟載月華。
126
《廬州詩》 宋·張祁
平湖阻城南,長淮帶城西。
壯哉金斗勢,吳人筑合肥。
曹瞞狼顧地,苻秦又顛擠。
六飛駐吳會,重兵鎮邊陲。
127
《挽疊山先生》 宋·趙簡邊
西山東海莫容身,芒履蕭蕭萬里塵。
去住更無寬歲月,死生惟有一君親。
丹心故國江云冷,白骨他鄉塞草青。
不是回頭春已暮,至今猶說似癡人。
128
《將歸》 宋·趙汝績
拄笏西山一笑中,掛帆猶及棟花風。
此身可是屠羊說,馀事寧非失馬翁。
不問鬢毛成早白,免將癡面發羞紅。
故人新寄虔州布,歸制吟袍管釣篷。
130
《矢柏舟》 明·葛高行文
泛柏舟之河中兮,忽亻宅傺而內結。
含薄怒以惓惓兮,心郁郁而堅節。
念兩髦之我儀兮,矢靡他而志訣。
持仁義以內修兮,遇緯繣而腸絕。
132
《長安宮女行》 明·韓邦靖
長安城頭夜二鼓,力士敲門稱太府。
為道君王巡幸勢,選取嬌娥看歌舞。
應酬未得話從容,階除早已人三五。
倉皇便欲將我行,那肯相留到天曙。
133
《題王氏笑閑亭》 明·李存
笑者不必閑,閑者不必笑。
能笑又身閑,涉世何爾妙。
利名浩于海,好惡險成徼。
躋攀有亡命,憤郁或大叫。
134
《張烈婦》 明·陸師道
抱璧置泥涂,皎然質不泯。
菖蒲九節花,雖死常流芬。
十三學裁衣,十六誦詩書。
十七婦道成,十八為君妻。
135
《童戲圖》 明·倪謙
曲闌護春小園內,芳草芊綿織新翠。
屏山牡丹開暖風,吹墮輕紅粉香碎。
誰家兒女蜀錦襠,柔發初剃靛色光。
兩兩三三戲晴晝,歡呼競出花臺傍。
137
《簡王原翚》 明·史遷
東郭道人才大奇,置身散地任支離。
阿誰或訝嵇康懶,此老真成濟叔癡。
白日放歌杯在手,青春作夢草生池。
《輞川圖》是傳家譜,留得當年絕妙辭。
138
《唐嘉會妻》 明·吳鼎芳
鳳皇失其侶,三年獨彷徨。
豈無云中鶴,矯矯非所當。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陽。
楊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139
《補瓢(二首)》 明·朽庵林公
一席茅庵百衲身,山高無日照窗塵。
雪松挺翠能禁冷,霜葉堆紅豈是春。
瓦罐汲泉便北并,木盤分米贈西鄰。
補瓢留得青蚨在,自笑癡心也濟貧。
140
《山中書懷》 明·一雨法師
谷幽略似百花潭,山水新奇頗盡探。
見客未能酬禮數,逢人強半笑癡憨。
欲將多寶融成塔,聊借群花暫作庵。
曉起急磨鋤芋?,春來先制采桑籃。
* 關于癡身的詩詞 描寫癡身的詩詞 帶有癡身的詩詞 包含癡身的古詩詞(36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