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疏勢的詩詞(236首)
3
《論貴粟疏》 兩漢·晁錯
圣王在上,而民不凍饑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
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加以亡天災數年之水旱,而畜積未及者,何也?地有遺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游食之民未盡歸農也。
民貧,則奸邪生。
4
《余羈秣陵乞休累疏而格于新令郁郁之懷伏枕增》 明·豐坊
我祖全歸鄮山穴,青山如簪水如玦。
時殊勢失民共欺,宰木千章爭斬伐。
憶初射策酬祖愿,愿得幽泉開笑面。
那知一別五六年,冢上無人澆麥飯。
嗚呼三歌兮情更苦,陰云四塞飛秋雨。
¤
* 關于疏勢的詩詞 描寫疏勢的詩詞 帶有疏勢的詩詞 包含疏勢的古詩詞(23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