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留目的詩詞(715首)

    661 《送趙守備解南漳赴湖北倉》 宋·陳淳

    前年邦人迎公來,人人喜公來何暮。
    今年邦人送公去,人人恨公去何遽。
    公在南漳甫三年,仁政率起百年慕。
    在民條目皆可書,及人惠愛何勝數。

    662 《次韻王有之主簿》 宋·陳棣

    春歸滿目盡桑麻,岸柳敷陰荻有芽。
    急景豈容留石火,余香可處認空花。
    曲眉持酒真成夢,纖手分茶亦浪夸。
    欲醉流霞烹瑞雪,直須同謁五侯家。

    663 《猛虎行》 宋·陳杰

    北平山頭羽穿石,將軍醉眼橫夜色。
    高堂白晝坐眈眈,想見負嵎俱辟易。
    銅環鎖深雙古槐,霍地嘯舞含風雷。
    三生得非故人積,變化為我騰空來。

    664 《病后寄鄭自正》 宋·陳宓

    臥病六十朝,尪羸欲顛躓。
    中虛苦暴下,外怯因多涕。
    風邪動感觸,寒熱肆留滯。
    百病果難堪,未免趣醫至。

    665 《三山送樓干》 宋·陳宓

    九仙山頭二月春,百花璀璀凝芳辰。
    看花未省并驄馬,酌酒況復違佳人。
    人人家在赤城里,五百大士疑前身。
    襟懷喜作冰玉相,耳目不染聲色塵。

    666 《感興》 宋·陳普

    千載荷神物,四書與五經。
    勛華生萬民,孔顏真儀刑。
    本原盡溟漠,日用垂日星。
    疾契虎豹變,力行鳳凰庭。

    667 《古田女》 宋·陳普

    昔年過饒州,一事獨希差。
    清川浴婦人,以書不以夜。
    上流濯垢膩,下流汲歸舍。
    供佛與事尊,共用如啗蔗。

    668 《勸學》 宋·陳普

    七閩四海東南曲,自有天地惟篁竹。
    無諸曾擁漢入秦,歸來依舊蠻夷俗。
    未央長樂不詩書,何怪天涯構板屋。
    人民稀少禽獸多,云盤霧結成烜燠。

    669 《朱文公》 宋·陳普

    嘗思紫陽翁,功德不下禹。
    平生五人倫。
    叔世一天柱。
    海岳久亭毓,二儀厚付與。

    670 《和六十叔二絕》 宋·杜范

    夕陽有意為人留,斜映寒江著小舟。
    遠目遙岑無限意,不須蕭瑟賦悲秋。

    671 《靈峰》 宋·杜范

    造物幻奇杰,立石環堅城。
    拔地數千尺,變見百怪形,兩夫屹當關,左右排戈兵。
    崛起萬古雄,護此鐘鼓聲。
    我來自塵寰,一見主目驚。
    把酒對此奇,坐使世念輕。
    明朝下山去,此石留吾膺。

    672 《大雨喜成小詩吾百里》 宋·杜范

    颙颙萬目望穹蒼,連日雷車走阿香。
    不用甕中留蜥蜴,已聞野外舞商羊。
    滂沱施澤盈千澮,{禾罷}稏收功可萬箱。
    令尹愛民天所相,三年境內樂穰穰。

    673 《怪夢十首》 宋·方回

    休官二十載,絲發不身謀。
    肯顧江淹恨,焉知庾信愁。
    但當思反魯,何必望封留。
    閉目常危坐,胸中百尺樓。

    674 《用夾谷子括吳山晚眺韻十首》 宋·方回

    極目無窮六合寬,仰天如以渾儀觀。
    日躔箕斗逢長至,月宿奎婁屆大寒。
    肘后方多難卻老,杯中物到莫留殘。
    來年七十身猶健,容膝歸歟亦易安。

    675 《夜讀》 宋·方回

    酒醒不能寐,夜起讀我書。
    讀久良有得,就枕省其愚。
    古人骨已朽,言語留緒余。
    不賴燈與目,何以決豕魚。

    676 《題郭熙雪晴松石平遠圖為張季野作是日同讀杜》 宋·方回

    書貴瘦硬少陵語,豈止評書端為詩。
    五百年間會此意,畫師汾陽老阿熙。
    嵬詩瑣畫世一軌,肉腴骨弱精神癡。
    明窗共讀杜集竟,兩幅雪霽叉橫披。

    677 《送康彥博文夫吉州教長句二十韻》 宋·方回

    廟廊謁賢飯吐哺,留子翰林不肯住。
    閻公大學今儒宗,邀子同宿玉堂霧。
    曰我天南有嚴親,滫瀡旨甘奉朝暮。
    得一泮永廣文官,匹馬扁舟遂南渡。

    678 《送徐如心如婺源三十韻》 宋·方回

    之子成春服,歡言駕出游。
    殘紅三月路,疊翠萬山州。
    夏后乘輴澤,軒皇煉藥丘。
    曠平初渺莽,屈曲漸深幽。

    679 《陳家岡》 宋·方回

    倦馬鞍韉破,傭奴糗茹陳。
    不為終老計,猶作遠行身。
    惶惑逢岐路,遲留俟過人。
    經時無可問,極目盡荊榛。

    680 《贈葉肖巖》 宋·顧逢

    筆底妙如神,傳來面目真。
    便教知本相,不必問何人。
    一幅元非畫,百年留此身。
    山林樵獲者,只是舊衣巾。

    * 關于留目的詩詞 描寫留目的詩詞 帶有留目的詩詞 包含留目的古詩詞(71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