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留目的詩詞(715首)
622
《送云山文先生吏部赴召》 宋·陽枋
云山至寶非和璧,光耀煜天難毖密。
一朝天子閘坤珍,此寶肯炎蜀人出。
寶生蜀東六十年,蜀勢關吳妙陳述。
蜀為頭目吳腹心,頭目清明腹心佚。
623
《挽蔡文叔》 宋·王柏
南風之薰兮五弦絕,可以解慍兮憂心益惙。
念寓形於溟涬兮,藐一漚之起滅。
前乎數千年之名世兮,后方來而未歇。
往者不我留兮,來者不我接。
624
《挽蔡文叔》 宋·王柏
南風之時兮吹彼棘薪,喬木斯壞兮棟梁曷任。
欂櫨椳闑與扂楔兮,匠瞇瞇而弗尋。
況承天之八柱兮,窮歲月而莫登。
天豈不生材兮,郁牛山之嶙峋。
625
《徐制參挽歌》 宋·王柏
北風高兮歲律將殘,望東隴兮目斷旌丹。
有美君子兮擥眾芳而自飾,直哉惟清兮不亢不激。
郁十五年之朝望兮,僅彯纓於列院。
參幙府以自詭兮,乃劬劬而忘倦。
626
《題承庵二首》 宋·王柏
十年足不到承庵,撫事興思重愴然。
風急雁行斜漠漠,夜深蟾影弄娟娟。
爐亭暖徹通宵火,魚板驚殘向曉眠。
欲識本來真面目,杖藜未免再留連。
628
《登定王臺》 宋·李曾伯
羽旄種鼓舊曾游,溝葉宮花跡尚留。
耆老遺開秦雍土,登臨偉觀楚湘州。
月明故國存千祀,木落空山又一秋。
極目長天詩不盡,西風吹雁使人愁。
630
《題王尉半竹》 宋·方岳
吾始過西齋,破於玉川屋。
中有山澤癯,雪燈共夜讀。
秋聲入雨聽,手攜墻下竹。
攜鋤斸荒苔,寧甘食無肉。
631
《戲呈君用》 宋·方岳
秋崖初無負郭二頃田,向來耕舍寒炊煙。
負薪行歌遭婦罵,往往倒崖底之枯松,煮崖邊之飛泉。
龜腸怒吼賣牛具,
633
《和陸象翁以梅配竹》 宋·衛宗武
駢頭始生為籜龍,森然而立列群玉。
琮琤有韻天籟鳴,蓊郁成陰云氣簇。
楚楚少年來自河,猗猗君子瞻彼澳。
其帝曾致雛鵷來,其枝可留棲鳳宿。
634
《似戴時芳》 宋·陳著
豐山在屋前,后坐龍溪龍。
中有人中龍,固窮氣自豐。
溪山千萬狀,朝夕與從容。
浮塵任開闔,本色無淡濃。
635
《又次前韻》 宋·陳著
吁嗟天數不人由,舉目江河萬里愁。
為厲可無忠義鬼,覓封忍見笑談侯。
功名只作無時看,氣節須從險處留。
歸去來辭非浪賦,曾知此老此心不。
636
《三次書懷》 宋·陳著
默察天翻地覆由,寸心無處著私愁。
忠唐不復瞻雙廟,誤漢皆知罪五侯。
牧馬入南飛浙水,狩車遵北感陳留。
山川滿目花如舊,邂逅春風可問不。
637
《送平石侄孫還杭》 宋·何夢桂
東風吹雨濕平蕪,三疊陽關醉唾壺。
往事盡隨塵世界,新來只怪老頭顱。
百年祖父留湯沐,千里兒孫有飯盂。
目斷長亭休折柳,斜陽山外是西湖。
639
《又題純陽洞》 宋·蒲壽宬
十里捫藤蘿,千崖插虛碧。
仰覺云漢低,俯見塵市窄。
小山走委蛇,遠水別支脈。
身騎鷦鷯枝,目眇大鵬翮。
* 關于留目的詩詞 描寫留目的詩詞 帶有留目的詩詞 包含留目的古詩詞(7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