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界路的詩詞(307首)

    1 《題梅仙館》 唐·孟賓于

    界路遙云縹緲,古壇風冷葉蕭騷。
    后來豈合言淹滯,一尉升騰道最高。

    2 《題梅仙館》 唐·孟賓于

    界路遙云縹緲,古壇風冷葉蕭騷。
    后來豈合言淹滯,一尉升騰道最高。

    3 《宮詞》 宋·王仲修

    萬戶千門入建章,金繩界路柳絲黃。
    和風偏度樂聲細,晴日自隨宮泉長。

    4 《雪后》 明·秦鎬

    悲風號曠野,漠漠獨行時。
    遠霧攙村亂,殘冰界路疑。
    馬蹄僵鑿落,雁羽澀差池。
    得就鄰翁飲,深杯定不辭。

    5 《游韶州廣界寺》 唐·宋之問

    影殿臨丹壑,香臺隱翠霞。
    巢飛銜象鳥,砌蹋雨空花。
    寶鐸搖初霽,金池映晚沙。
    莫愁歸路遠,門外有三車。

    離別

    6 《早入滎陽界》 唐·王維

    泛舟入滎澤,茲邑乃雄藩。
    河曲閭閻隘,川中煙火繁。
    因人見風俗,入境聞方言。
    秋野田疇盛,朝光市井喧。
    漁商波上客,雞犬岸旁村。
    前路白云外,孤帆安可論。

    7 《北歸次秋浦界清溪館》 唐·劉長卿

    萬里猿啼斷,孤村客暫依。
    雁過彭蠡暮,人向宛陵稀。
    舊路青山在,馀生白首歸。
    漸知行近北,不見鷓鴣飛。

    8 《北歸入至德州界,偶逢洛陽鄰家李光宰》 唐·劉長卿

    生涯心事已蹉跎,舊路依然此重過。
    近北始知黃葉落,向南空見白云多。
    炎州日日人將老,寒渚年年水自波。
    華發相逢俱若是,故園秋草復如何。

    9 《積草嶺(同谷縣界)》 唐·杜甫

    連峰積長陰,白日遞隱見。
    颼颼林響交,慘慘石狀變。
    山分積草嶺,路異明水縣。
    旅泊吾道窮,衰年歲時倦。

    10 《重題鄭氏東亭(在新安界)》 唐·杜甫

    華亭入翠微,秋日亂清暉。
    崩石欹山樹,清漣曳水衣。
    紫鱗沖岸躍,蒼隼護巢歸。
    向晚尋征路,殘云傍馬飛。

    11 《入喬口(長沙北界)》 唐·杜甫

    漠漠舊京遠,遲遲歸路賒。
    殘年傍水國,落日對春華。
    樹蜜早蜂亂,江泥輕燕斜。
    賈生骨已朽,凄惻近長沙。

    詠物牡丹隱喻

    12 《晚入宣城界(一作春江晚行)》 唐·錢起

    斜日片帆陰,春風孤客心。
    山來指樵路,岸去惜花林。
    海氣蒸云黑,潮聲隔雨深。
    鄉愁不可道,浦宿聽猿吟。

    13 《早次眉縣界》 唐·耿湋

    匹馬曉路歸,悠悠渭川道。
    晴山向孤城,秋日滿白草。

    14 《秋晚途次坊州界寄崔玉員外》 唐·武元衡

    崎嶇崖谷迷,寒雨暮成泥。
    征路出山頂,亂云生馬蹄。
    望鄉程杳杳,懷遠思凄凄。
    欲識分麾重,孤城萬壑西。

    15 《冬日,漢江南行將赴夏口,途次江陵界,寄裴尚書》 唐·武元衡

    五部擁雙旌,南依墨客卿。
    關山迥梁甸,波浪接湓城。
    煙景迷時候,云帆渺去程。
    蛤珠馮月吐,蘆雁觸羅驚。

    16 《哀蜀人為南蠻俘虜五章·入蠻界不許有悲泣之聲》 唐·雍陶

    云南路出陷河西,毒草長青瘴色低。
    漸近蠻城誰敢哭,一時收淚羨猿啼。

    17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唐·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裛裛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詠物梅花

    18 《初至郡界》 唐·劉兼

    嘉陵江畔接榮川,兩畔旌旗下瀨船。
    郡印已分炎瘴地,朝衣猶惹御爐煙。
    蓮塘小飲香隨艇,月榭高吟水壓天。
    錦字莫嫌歸路遠,華夷一統太平年。

    19 《界石守風,望天竺、靈隱二寺》 唐·皎然

    山頂東西寺,江中旦暮潮。
    歸心不可到,松路在青霄。

    20 《水調歌頭(利路楊憲熹生日)》 宋·魏了翁

    歲歲為公壽,著語不能新。
    自公持節北去,我亦有遐征。
    坐我碧瑤洞府,被我石楠嘉蔭,冰柱向人清。
    待屈西風指,王事有期程。

    * 關于界路的詩詞 描寫界路的詩詞 帶有界路的詩詞 包含界路的古詩詞(307首)
    chengrenyouxi